2月6日成交总汇 |
|
2月6日碧云观市 |
|
沪深股市6日探底回升 银行股助推股指大幅反弹 |
|
邮政贺卡收藏中的专用术语 |
新卡并非指新近发行的卡,而是泛指品相完好、未作书写或盖戳或其他方式使用过的邮政贺卡,如已实寄过的邮政贺卡即使品相保存再好,在交流时也不能称作“新卡”。新卡同时包涵了“品相新”和“未使用”两种含义。
旧卡并非指以前发行的卡或品相不好的卡,而是泛指已作书写或盖戳或实寄等使用过的邮政贺卡,“旧卡”在交流时同样要求品相完好,如不能剪去兑奖号、不能钝角、不能污损、不能有软折、落地戳不能影响贺卡背图上的主要图案和信息等。如果旧卡品 |
沪深股市早盘探底回升 兴业银行带领金融股反弹 |
|
邮币卡市场悄然回暖 |
|
2月6日金银币成交一览 |
来源:中国金币收藏www.51jb.com 英文 |
2月6日金银币行情播报 |
开盘报价
来源:中国金币收藏网www.51jb.com 英文版 |
币市导读:黄山看盘(0204-0205) |
|
对“佳邮评选”新办法提四点意见 |
在反复阅读和思考了《中国集邮报》2007年1月23日第1版《佳邮评选:下月投票四大亮点》和第4版《全国集邮联最佳邮票评选办公室负责人答本报记者问》后,笔者对从今年开始施行的“佳邮评选”新办法,提出四项意见:
1、“选票”明信片售价过高。按邮政资费标准,“邮资明信片式”选票属于印刷品明信片,售价应控制在1元以内,而“选票”明信片却定价为4.60元,高出几倍。
2、评选数量。新办法仍规定“一佳二优 |
金映天地盘融古今 |
欣赏“北京2008年奥运”金盘,首先为其“金”所震撼。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万众瞩目,这自然是大题材。大题材需要大设计,大设计更需要大制作。“北京2008年奥运”金盘以金为材质,先在气势上胜出一筹。中国传统文化对“金”的崇尚,几乎到了一个极致,汉语词汇中,读书的最高成就,是“金榜题名”,建筑的豪华表现,是“金壁辉煌”,文章的最高境界,是“金翅擘海”,战争的壮观场面,是“金鼓齐鸣”,法律的绝对权威,是“金科玉律”。纪念“北京2008年奥运会” |
行情遇阻回落JP一枝独秀 |
在经历了持续的上升态势之后,本周邮市未能进一步扩大战果,由于短期内涨幅较大,投资者风险意识有所增强,又有一定的获利盘回吐,大盘遇到了一定的阻力,以《文房四宝》绢质小版张、奥运系列、生肖系列邮品为代表的热点邮品和板块联袂下滑,只有纪念邮资片板块继续保持着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
行情遇到阻力,最先有所反映的无疑是市场的“风向标”——《文房四宝》绢质小版张、奥运系列和生肖系列邮品:《文房四宝》绢质小版张在冲上140元后,很快出 |
生肖猪的"无奈"与缩量片的"神气" |
综观近期邮市,大盘走势还是比较稳健的,各板块虽然没有像前一段时间那样猛涨,可也大多保持着高位整理的态势。不过,在这种背景之下,有两大现象却值得引起投资者的关注,一是生肖猪年邮票的“无奈”回落,二是缩量纪念邮资片的“神气”上扬,可以说,这两大品种的走势都与目前整个市场的平静氛围不太吻合,但彼此的表现差异却多少对广大投资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启示一:“热”的风险与“冷”的机遇
毫无疑问,生肖邮品一直是邮市中的 |
奥运系列龙头突现邮市行情高位盘桓 |
要说今年北京的天气,暖冬已经成为铁定的事实,就是在最冷的三九时节,也没有往年的严寒,雪更是难得一见,唯一的一场雪也被那普照的阳光所消融。整整一个冬天的暖冬己经让很多人感冒频发。看来,明年又是一个多事之春。
2007年元月以来的邮市,行情却出现了分外耀眼的变化,种种迹象表明,邮市不仅仅是开始转暖复苏,而是在向着新的高点不断进发。虽然随着春节的一天天临近,而市场上的人气却较以往好了许多,成交量同步放大,行情开始有了欣欣向荣 |
神奇的股藏魔术师 |
|
金融证券报价(C):2月6日非上市公司实物股票行情 |
|
迎接2007年超级大行情 |
大家都希望有行情,甚至有大行情,特大行情。集邮者希望,投资者希望,邮商希望,邮政更希望。那么,邮市有没有大引情?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我们曾经经历了最大的行情1997年,我们也经过了中级行情2001年。在人们印象中1997最为难忘。那时候有九七回归,国民经济比较好,集邮队伍也壮大,人心所向。邮票、钱币、磁卡投资很火,市场发展比较健康。那时候,投资邮票热情十分的高涨,买了邮票很快升值,投资者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行 |
成思危:居安思危促进我国股市稳步健康发展 |
成思危 金融时报
我国股市在经历多年熊市之后,突然迅速飙升,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我在近两个月来多次指出要注意股市的泡沫,引起了一些异议和质疑。本文拟简要论述我的主要观点及依据,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于股市泡 |
[汇市信息]中国银行2月6日人民币挂牌价 |
货币名称
|
高盛:中国股市“泡沫论”不成立 |
(一)热点聚焦 高盛:中国股市“泡沫论”不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