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时代早已经过去 收藏界不相信99%(图) |
杨实,生于1935年,有30多年的收藏历史,对陶瓷尤其精通,是非官方的陶瓷专家。目前是天雅古玩城顾问、文物投资收藏资深评论员。 目前,收藏市场情况特别复杂,明碉暗堡、陷阱重重,稍不留神就会落入圈套。搞收藏要多学习、多研究,多去博物馆、古玩城看一些真品积累经验,没有把握的东西千万不要买。 |
邮政储蓄工作人员失误惹人烦(平原晚报) |
新华网河南频道2月13日讯 平原晚报报道:(记者 魏涛)“在邮政储蓄取了3000元钱,没想到存折却显示其取了3800元钱,多亏了我仔细察看了一下,不然800元钱就白白的没有了!”2月4日,市民李先生致电本报讲述了他在邮政储蓄取钱时发生的事情。
据李先生说,他是新乡火车站的职工,因为单位发的工资都是 |
一不留神(郑启五) |
春节期间浏览“快乐集邮网”的“金卡村”,发现有一位邮友在征集2004年(猴年)的“贺年有奖信卡”(HXK),说是为了组集一部“恭贺新年”的邮集,后面有十余人跟贴,都咋咋呼呼,“号召”持有者支持,却无一行动。我看不过去,君子成人之美嘛,怎么一枚过时的信卡都那么小气。
我对信卡这名堂印象不大好,信不信,卡不卡,特别浪费纸 |
市场期待节后行情(谢元宏) |
|
港澳邮票市场走俏(南方日报) |
岁末年初,又到收藏好时节。记者在广州邮市上了解到,沉寂了多年的港澳邮票再度走俏,成为近期藏家征订和热购的邮品。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上年度国家邮政局正式批准将港澳邮票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是爆发这一热点的“导火线”。
据了解,以往人们在观念上普遍认为港澳邮票不属于国内燃机 |
奥运邮票行情初显身手(周凤迟) |
|
昆明奥运邮票身价翻番 投资者股市抽资进邮市 |
奥运题材邮票春节身价翻番
核心速读 |
北京奥运千载难适的收藏机缘(北京邮讯) |
|
谈港澳小型张的投资价值(郭新期) |
|
投资收藏:小版张邮票切莫撕开收藏 |
近期,随着小版张邮票的频繁现身,“小版张”逐渐引起收藏界重视。但事实上,在大批集邮爱好者当中,有相当部分人对于小版张邮票的收藏意义及其价值仍不甚了解。近日一次邮友沙龙上,叶先生称,他原来对小版张的认识极为肤浅。几年前在整理父辈留下来的邮品时,把一批版票撕开分成四方连收藏,其中包括把J59“中美小版张”也撕成了两个四方连和一个四横连收入邮册。近期查看了一些资料, |
鼠年首日封高位盘整(马振龙) |
上市之初一度被市场爆炒的鼠年首日封现在怎么样了,恐怕是很多收藏者都十分关注的。日前,记者从本市鞍山道邮市了解到,市价曾经最高摸到60余元的鼠年首日封如今的价格已经回落到30至40元。专家表示,由于该“错封”并未被收回,因此升值空间较为有限。
中国集邮总公司于1月5日发售的3 |
点评2003年小版张(张家平) |
|
从股市“带头大哥”想到的(谢元宏) |
2007 |
急功近利者多 顾全大局者少(独行客) |
与07年的股市相比,邮市,的确逊色了许多;其原因:无一不是邮政及公司“暗箱”操纵、屡屡偷吃预订户“鸟巢”的结果;一次次的“假消息”和拉升新品,无不是借助“消息”,放货、抽血,引诱邮人买单的卑鄙手段;最终大多数品种,都成了断线的“风筝”,随风飘荡,套得参与者,数年不得自由、安生。
|
恳请杨先龙第四次向邮政挥出重拳(黄兴跃) |
|
戊子迎奥运吉鼠闹新春(黄玉魁) |
|
喜将邮品作礼品祝贺生日乐趣多(中国集邮报) |
|
好好研究体育邮票(集邮报) |
2008 |
朝令夕改意欲为何(北京邮声) |
|
新邮预订又咋啦?(谢元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