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杂感受 一、 从沪上归来,忙忙碌碌中,又是年关! 梳理完蛛网状的人际,终于可以静歇几日,抽空翻翻那一堆邮币卡边角料,亲切之情油然而生,劳累之感顿消,看来,收藏品给我的精神寄托已达到无以复加之位置. 去年心血一来潮,便不辞劳苦,万里关山远赴东海之滨,在上海练起摊来,打了两天鱼,晒了三天网,鱼打不着,网也无心料理了,终是无功而退,绕了一圈麦城归来. 想想其实我并不适合在商战中厮杀,上海不属于我,我也不属于上海,虫卧虎穴,成何体统! 月是故乡明,终是无法舍弃天伦之乐, 子规声声唤:不如归! 归来自是一番如释重负,劳碌之余,和几位升斗小民的好友隔三差五的打打球喝喝茶侃侃藏品,和妻儿逛逛书城逛逛盆景市场,在附庸风雅中,倒也能清淡自乐. 但收藏一直是缠绕我人生的音符,它已成为我生活中无法消失的依恋,它已成为我生命的重要部分,我已无法割爱,虽然所投入钱财有限得可怜,与那些家底殷实的朋友相比,我那点碎银,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但我对藏品的情感却是足额付出,因而,我一直无愧于成为收藏的一员.也虽然,我也渴望升值以改善物质生活,但即便无法从它身上谋取经济收益,我也会一如当初似的热情,持之以恒地与它相伴. 沪上之行,我也准备出售一些复品,但始终无法如愿以偿,或许是行情清淡,或许是我惜售之心太重,可能后者因素更多吧,反正拿起这套又舍不得,拿起那套又于心不忍,最终又是回到我那简陋的家,当然,也售出了些,象珍稀动物十二边龙文化等金币,与当初购买的价格相当,还是赚了些碎银,但每每回想起它们,总有一种失落感,也有一种对这些藏品的愧疚.毕竟,它跟随我经年,日久生情,如今离我而去,只有长相忆了,无奈生计所需,只好放手. 罢罢罢. 归来故里,游弋在家的港湾附近,窝旁觅食,当努力工作,鞠躬尽瘁,多攒银两,待余钱丰盈之时,当重寻心仪之物以藏之. 岁末年初,涨声又起,其实这种行情已不鲜见,好多年来,每每年关临近,众人归心似箭、市场人影稀疏之时,必有品种涨势喜人,及到次年,多以破位下行,持续阴跌之态为主,害得场外欲参与的新手不失迷惘与无所适从. 但愿此次行情稳健前行,傍牛年之口彩,牛气不断,让藏品市场成为百姓向往之福地. 行情涨,我所欲,或下或横,亦不悲,无论何况,当会坦然处之.升值增收益当然好,如不增收,也可从中寻觅精神寄托,怡情养性,况且又可以交天下朋友,增长知识,让心不寂寞,让光阴不虚度。 于是,热爱收藏,广交朋友,乃我心愿,任凭春去秋来,光阴匆匆,我心依旧。 |
节前有朋友约我喝茶,他说节后增开个小店,准备用几件“古董”做点缀,装饰成一种典雅风格,以勾起客户的怀旧情结,相信会有好效果,于是央我帮忙购买,我说我没有“古董”,只有“新董”,比如说解放初期及文革时期的物件可以帮忙找几件,比如说,我有文革时的菜碟子,碟中有毛主席像,当时的思维是,吃饭时就见就毛主席,不忘他老人家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我还说,唐山有朋友手里有老式电话机,手摇的,就是原来人民公社办公室用的那种,他一下就来了兴趣,央我尽快拿给他。
当然,我手里还有点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的烈士证,没敢向他推荐,生怕他那小店经营惨淡,真的成为烈士店。
时代发展到了今天,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精神生活必定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因而,文化产品需求不断增加,而那些曾经给人们留下太多故事太多时代烙印的物质,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怀念,不少有兴趣者或进入收藏行列,或留几件赏乐,或许他们还无法完整表达收藏文化,还无法精辟论述丰富内涵,只有一种纯朴的喜爱,便与之有缘了。
朋友正是看准了这种趋势,于是便以此为契机,以些吸引更多有怀旧情结的客人光顾,这种以文雅氛围促进经济扩展的作法,我不知属不属于流行风,反正用高雅情调来点缀经营场所,有利而无害。
但愿他的小店顾客盈门,但愿他那众多的客人会象我一样怀念逝去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