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走了眼能弥补 日本古董市场理直气壮可退货(图)

[日期:2009-02-07]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字体: ]

2009年02月06日   来源:北京日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日本大江户古董市场

 

    买古董凭眼力。不管卖主怎么“忽悠”,一旦看“走”了眼,最终是买主自己承担损失,无法和卖主计较。所以,古董买卖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东西看好了,交了钱,拿了货,就不能“拉抽屉”(退货)。如果非退不可,你在卖主面前受屈辱、丢面子不说,还得交一笔“手续费”。所以,东西买瞎了,说声“交学费”聊以自慰,绝少有人考虑退货。这是在国内。

    而在日本,如果买瞎了东西,虽然也有麻烦,但往往买卖双方会很“人性”地处理问题,大多数情况下能退货。而且如果是卖主的责任,还可以理直气壮地退货。

    一次,我买了一个“木雕”,颜色暗紫,质地细腻,那包浆好得让你难以置信:光滑透亮,都已经找不着木头的质感了。我惊奇:这东西怎么会被“玩儿”成这样?这真是木头吗?正犹豫,卖主决然地说:“这是木头。”事后当我确定那“木雕”其实是树脂的,又找到卖主时,他立刻承认说:“是我看错了,我原价退货。”

    在日本,卖主不能乱“忽悠”。如果把古董的年代、材质甚至用途“忽悠”错了,就得负责任,就得接受退货,这是日本古董买卖的规矩。所以,弄不明白或不愿直说的时候,卖主会变得暧昧,用“可能”、“大概”甚至“不知道”来支应。这样做虽能逃避责任,可同时也会引起买主的警惕,往往难以成交。为了赢得信任,提高成交率,古董商都会尽可能地向买主提供古董的准确信息。

    即使完全是由于买主的原因,买瞎了,也能退。虽然有时也要做适当赔偿,但买主只要有理、有情、有诚意,卖主在很大程度上会心平气和地接受退货,不会和你为难。在一次较有规模的古董市上,我看到一幅巨大的油画,一时冲动,买了。刚离开古董市,就意识到家里实在没地方挂。回去对卖主说明了原委,说声抱歉。他很理解,把钱如数退了回来。还有一次,看到一只高级法国座钟,品相好,年份也好,以十五万日元的价格成交。后来发现有时发条还没松到尽头,钟就停了。按说,这对于久不擦油泥的“老”钟来说,算不上大事儿。只是由于这钟价位过高,略有不安,才决定退货。开始卖主不接受,因为他并没做任何不当的宣传和许诺。而我的“理由”是:作为钟表专卖的商家,又是这么高价位的商品,你应该确认它运行的完整周期,不该只上满弦走起来了,就认为它没毛病。最终他认可了,但希望我能负担一万日元的“手续费”,以弥补一个多月的搁置给他带来的损失。后来我们成了朋友,他教给了我不少钟表知识。

    我还经历过因为退货而“赚”钱的事儿。那是一次早市上的一锭“乾隆古墨”,要价一万五千日元。在砍价过程中,得知卖主的进价是八千日元,最后他以一万三千日元的价格卖给了我。后经鉴定,那锭墨是“新活”。我和卖主商量,希望他同意退货,价钱可以是他的进货价。对我提出的价格,他似乎很满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大概是他感觉到了我的诚意,不久在一次古董市上,他对我说:“上次那锭墨给你添了麻烦,还赔了钱。我这儿有个硬木火钵,让给你吧”。一个硕大的老红木火钵,才要了一万五千日元。没几天,那火钵就被我一个兼营古董的朋友买走了,给的价儿是十三万日元。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梳妆匣的前世今生:多硬木所制 沿用千年图
下一篇:见证地震的鎏金佛造像 属龙门石窟早期风格(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