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淘到一本厚厚的邮刊,《自动化集邮研究》总第二期,自动化集邮研究会二00四年出版,这一期是自动化邮集专集,收录了二十部自动化邮集。我用了几天的时间,细读了两遍,大开眼界。自动化集邮,大用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我以前大量接触到盖销水波纹机盖戳、邮资机符志的封片,总觉得平淡无奇。然而,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封片,在自动化集邮爱好者手中,可以编组成洋洋大观的邮集。这一期邮刊,收录了水波纹机盖戳、邮资机符志邮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中国第一套电子邮票,它在北京客站自助邮局问世的时候,那模样在大多数邮人眼中,无疑是其貌不扬的丑小鸭,当时,国内也只有极少数邮人注意到它是存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到二00一年七月三日,从诞生到使用结束,不足六百天,共打印出各种电子邮票约十五万枚,其中半数流往国外。与那些花花绿绿的邮票、邮资封片想比,仅在小纸片上打印几个字的电子邮票又怎么能够吸引眼球呢?只注重眼球效应,是不可能提高集邮水平的。
中国第一套电子邮票的遭遇,明确无误地显示,中国由集邮大国向集邮强国迈进,还有一段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