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0年7月下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在近代航海业兴起以前,大海成了中华民族同外界交往的天然阻隔。再加之陆上三面屏障所导致的相对封闭的地貌特征,给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独立发展提供了近两千年的宝贵时间,中华文明也因此成了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作为主流文化的中国建筑就是中华民族奉献给全人类的文明硕果、世界遗产中一枝绚丽多彩的艺术奇葩。
建筑是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象征,它是社会文化中个体最为庞大的物化形体和空间载体。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建筑布局、建造工艺、装饰手法、艺术风格、大开大合的色彩渲染、巧妙独特的建筑处理手法;以及随着宗教出现,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宫廷建筑的相互融合发展,贯穿着天人合一宇宙观的皇权和神权结合的建筑形式,其最终所体现的艺术哲学,无一不显现出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对现代建筑有着莫大的启示作用和借鉴价值。显示着历史文化痕迹的古代建筑,具有巨大的魅力,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无可替代的重要宝藏。作为中华大地丰厚的地上文物遗存成为历史的代言人,斑驳的躯干忍受着风风雨雨,演绎着上下千载的历史风云。宠辱不惊,静观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笑看云卷云舒,俨然一付参透世道人心、生死荣辱的长者风范,把历史玩味。
建筑之美50g银盘包装
作为世博特许,中国金币总公司发行了以古代建筑为设计元素的金银盘――“建筑之美”,以期用各种富有时代变化的、结构造型丰富的建筑图案,展示建筑与城市化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主题创意贴合世博倡导之精神可谓恰到好处。
中国古建在金银盘上的展现显得颇有气象。以顺时针排序,自正上方依次是天安门、黄鹤楼、大雁塔、城楼、玉带桥、天坛祈年殿、方亭、徽派建筑。根据不同用途的需要设计而建造的中国古建文化犹如大海,让我们撷取这其中的几朵浪花试做一次简单的描述。
天坛,现存最大的古祭祀建筑群,无论从力学、美学、架构而言都堪称举世无两的建筑杰作。其核心建筑祈年殿享誉中外,为三重檐圆形攒尖顶大殿,上殿宝蓝色琉璃瓦顶与下坛位置的汉白玉基台呼应,大气庄重,华丽无比。作为主图之一当之无愧。
金银盘
图案之一的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金银盘图案选其作为荟萃各种建筑风格的花絮之一,可称佳选。粉墙、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徽派古民居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高大封闭的墙体,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墙面以白灰粉刷,墙头覆以青瓦两坡墙檐,青瓦白墙,明朗而雅素。图案选用马头墙的建筑样式,高低错落,从外形看颇具徽派建筑的代表性。徽州古民居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在平面及空间结构的处理、建筑艺术的综合运用上变幻无穷,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颇显艺术造诣。
建筑之美金盘包装
楼,重屋也,据说与阁相类,均为中国远古干阑式建筑演变发展而来。武汉黄鹤楼,名扬千古,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体量高大峻伟,造型丰富多变,建造手法高超,几经兴废的经历使得环绕弥漫其身的历史渊源、文化氛围更加引人入胜。宫阙格局纵横有致,使人们漫步于这些古已有之的建筑瑰宝之中,总难免会有一番追古抚今,缠绵悱恻,睹物思史,沧桑人间的感慨和遐想。等等。不一而足。选其作图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