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山子”是不是民间传说中的“画雕”呢?为了令人信服地说明这个问题,我采用(1)清代与大师和寿山石有关的文献。(2)至今仍流传在福建寿山一带的民间传说。(3)传世的杨玉璇作品。(4)以及公认的历史信息。相结合相映证的方法来加以验证说明。
我们先来看清代文献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清代学者周亮工在其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完成的著作《印人传》有这样的记载,“漳浦杨玉璇,名玑,工制纽被誉为绝技,唯时年七十有余矣。又据清康熙漳浦县志记载:“杨玉璇,善雕寿山石,凡人物,鸟兽、器皿、俱极精巧。当事者争延致之,又能以寸许琥珀雕玲珑准提(观音),纤毫毕现,见者惊奇”。由这两篇记叙我们可知杨玉璇生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602年)是明朝遗老,这一点和这件“山子”中的老者明代士大夫的打扮是相互映证的,(后面的杨玉璇传中有早年入仕为官的传说)。另外我们还能知道杨玉璇能雕寸许人像(观音)纤毫毕现。这一点和这件“山子”的人物大小是符合的老者高度是
下转第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