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现当代我国儿童题材邮票解读

[日期:2013-06-01]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3年06月01日  扬州晚报

儿童题材邮票
 儿童题材邮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次发行的与儿童事业相关的邮票,是1952年4月12日的纪14“国际保卫儿童会议”。该套邮票共2枚,票图一样,刷色有异,面值(旧币制)分别是400、800元,印量400万套。为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师孙传哲设计。

  当年4月12日至16日国际保卫儿童会议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举行,参加大会的有前苏联、中国、美国、英国、前民主德国等60个国家的500名代表,大会的口号是“保卫和平,保卫我们下一代”。我国邮政于会议召开当天发行的这套纪念邮票,以一巨大而健壮的手臂护卫着不同肤色的各国儿童为画面,简洁概括,主题突出。

  此后,1958年6月1日我国邮政管理部门为庆祝儿童节,发行了特18《儿童》邮票,一套4枚。邮票面值均为8分。这也是我国首次发行反映儿童生活的邮票,图案色彩艳丽、形象活泼,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特点。

  我国邮政部门先后从1963、1966、1973年至今,在“六一”儿童节或其他日子陆续发行了多套儿童题材的邮票。据笔者统计,60年来我国邮政部门先后发行反映儿童题材邮票23套80多枚。如包括其他题材中含有少儿形象的邮票,则多达60套逾150枚。

  随着表现形式的拓展,我国发行儿童生活的邮票在表现手法上有了更大空间。1983年6月1日,我国邮政首次以儿童画为题材发行了T86《儿童画选》一套4枚邮票,画面分别采用壮、回、毛南、汉族的儿童作品,描绘了儿童心灵世界。其后,1987、1989、1996、2009年的“六一”先后发行了《我们的节日》等数套儿童生活邮票,画面均采用儿童画作品。尤其在2000年的“六一”,国家邮政部门发行了一套8枚的《世纪交替千年更始——21世纪展望》的儿童画邮票。邮票画面根据凌俐斐、王雨濛等8位小朋友的作品设计,票图名称分别是“奔向新世纪”、“新世纪的交通”、“世界和平”等。

  2004年以来,我国邮政还从传诵了千百年的古代儿童优秀故事中选萃,先后发行了《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文彦博灌水浮球》等以儿童为主题的邮票。这些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儿童故事,在方寸天地里继续启迪一代又一代儿童的智慧,新的历史时期里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戴志忠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少见的婴儿国王肖像币
下一篇:中国邮政发行《小蝌蚪找妈妈》邮票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