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木版"墙上艺术"见证年节 三类年画价值高

[日期:2007-02-16]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字体: ]

“迎春年画” 资料图片

点击进入欣赏“传统年画欣赏”

    早在汉代已有贴年画的风俗,到了宋代则出现彩版年画,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并不广泛,直到清代中期木版年画的张贴才蔚然成风,且制作工艺明显进步,各种流派的年画盛行,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家居装饰画。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除了闻名遐迩的天津杨柳青和苏州桃花坞,尚有山东杨家埠、陕西凤翔、安徽阜阳和河南朱仙镇等地的木版年画。

    中国的传统木版年画在国外却受到追捧。河北省武强年画博物馆中有20多幅年画复制品,这些年画的真品现在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以及美国的部分博物馆中,在国内已成为绝版。

    “国外很多学者和专家对中国年画兴趣很高。”河北省武强年画博物馆副馆长郭书荣说,“每年来武强年画博物馆的国外专家和学者有上千人,相对而言,直到近几年,国内的人才逐渐发现了木版年画的收藏价值。”传统木版年画集木板雕刻、手绘等艺术于一身,题材丰富,色彩鲜明,反映了中国各地关于春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发展,乡土气息十分浓厚。有收藏家说,由于年画是贴在墙上的艺术品,每年都要更新,保存非常困难,因此存世的精品并不多,因而受到人们的追捧。集藏年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按年代不同进行收集,印制的时间越久,则收集的难度也越大,投资价值同样成倍提高;其二从年画反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专题收集,这种方式非常适合集藏,相对而言投资性略差。如果是从纯投资角度出发,则应该首先选择名家作品或年代久远的年画,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末的年画已极难觅得,而绝大多数年画精品是出产于清代中期,所以这个时期的年画应该成为投资选择的重点对象。

    三类年画收藏价值高

    古版年画

    古木刻版年画至今已属凤毛麟角,价值不菲。随着全国各大艺术市场古版画的拍卖亮相,价值仍在攀升,同时也受到美术出版界、民俗研究专家的追捧,古木刻版年画和早期年画可称得上当之无愧的民间艺术瑰宝。

    建国后名家精品

    著名画家杭稚英的《西施浣纱》、刘玉斌的《鱼乐图》、贺友直的《小二黑结婚》等新年画代表,近年来已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海派年画

    按地域论,近年来比较引人注目的还有海派年画。建国初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画创作团体宣告成立,从此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的新年画发展迅速,20世纪60年代初达到鼎盛时期,该时期的年画俗称“海派年画”。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8旬老人收藏200多个清朝烟袋锅
下一篇:本人鉴定必然正确? 有些画家会指真说假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