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新中国邮票铭记字体的艺术特色

[日期:2013-08-24] 来源:  作者: [字体: ]

来源: 中国集邮报  

  邮票铭记是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邮政所属国家(地区)或发行机构的名称,或者是它们的标志。一般都以文字、缩写字母来表示国名。

  1874年,邮政联盟规定各国邮票都必须印上国名;1989年万国邮政联盟华盛顿大会通过的《万国邮政公约实施细则》中第195条明确指出“邮票及交付邮资标记应当用拉丁字母标明原寄国国名和用阿拉伯数字标出邮资值”。

  邮票不仅是邮政资费的凭证、有价证券,它更是“国家的名片”,是国与国信息交换的标识,代表国家面孔;邮票也是知识载体、宣传工具,具有艺术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世界上最受人们欢迎、雅俗共赏的收藏品。

  新中国邮票铭记字体多样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

  仿宋体 最常用的字体是仿宋体(长仿宋,扁仿宋)。如纪5《保卫世界和平(第一组)》、特1《国徽》 邮票等。

  黑体 也是常用的字体刚劲、有力。如纪65《中捷邮电技术合作》、特17《储蓄》等。

  楷书字体 新中国早期邮票中的纪4《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铭记采用均衡平稳,舒展有力的楷书字体。

  毛泽东所书的草书体 “文革”邮票中的文1至文13邮票的铭记均采用节奏明快、变化万千的毛泽东所书的草书体。

  魏碑字体 采用方正有力、结构严谨的魏碑体,如 T24《气象》邮票铭记。

  隶书字体 T34《水乡风貌》邮票铭记采用整齐俊丽、稳重大方的隶书字体。

  儿童体 T51《童话——“咕咚“》T86《儿童画选》邮票铭记采用自然奇特的儿童体。

  篆书字体 T120《中国古代神话》、《敦煌壁画》系列、T122《曾侯乙编钟》小型张邮票铭记采用秀美匀称、布局多变的篆书字体。

  新中国邮票铭记的字体是十分丰富的,除了常用的黑体和仿宋体之外,正、草、篆、隶、魏碑等的各种书法艺术字体在新中国邮票的铭记上俱全。新中国的邮票把书法艺术运用到铭记设计上是成功的,邮票铭记的设计也因此而更加艺术化。

  作者:李宝库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让邮票留住我们的记忆
下一篇:古钱币之篆书永通泉货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