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的宏观经济持续向好。有关部门预计:2006年全国GDP的增长将超过10%,2007年GDP增长仍将在10%以上运行。那么,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会使一大批人脱贫致富,尤其是资金十分充裕,这几年京沪津等地的拍卖会交易额逐年放大已是很好证明,像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翰海、中贸圣佳等春秋大拍大多在5亿元,像红太阳拍卖公司曾一度达到8亿多元的历史最好成绩。不过去年,中国字画因被爆妙出现了一定的调整,为此,不少人担心市场会一蹶不振。
笔者以为,中国字画调整是完全正常的,这并不意味中国艺术市场行情会走“熊”。这次调整估计是短暂的,刚刚结束的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圆满成功已是很好的证明。苏富比秋拍以总成交9.1亿港元再创新高,其中苏富比推出的“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铜佛收藏专场”格外引人注目,这个专场的推出在以往拍卖中是极为少见,故吸引了众多大买家的踊跃竞投,结果专场拍卖成交率高达93%,总成交额为34380.46万元,无论成交率还是总成交额均列苏富比秋拍第一。其中一尊明代永乐鎏金释迦牟尼铜像,成交价高达1.16亿港元,据悉,买家是一位来自中国福建厦门的收藏者。
另外,老一辈油画家陈澄波的一幅《淡水》油画估价只有1000万港元,上拍时受到各路买家青睐和追捧,最后出人意料地以3484万港元成交,创中国油画市场最高价;雕塑家朱铭的《太极系列——单边下士》的雕塑以829.6万元拍出,创下雕塑市场最高价。至于传统的中国字画,徐悲鸿、傅抱石、张大千、齐白石、林风眠、黄宾虹等都有上佳的表现,价格超过100万港元的恐怕比比皆是。苏富比的秋拍获得如此成功,预示着今年的秋季艺术品拍卖不会风平浪静,继续走“牛”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有迹象表明,目前我国艺术市场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前一段的市场调整是暂时的,未来精品迭创天价恐怕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