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秋,在安徽省歙县城内有一住户在自家院里旧房翻盖时,发现一个埋有50余件瓷器的窑藏。窑深不及半米,上面覆盖着一只大瓦盆。埋藏的瓷器都是元代景德镇枢府器,有卵白釉印花折腰碗、盘、高足杯等,件件完好无损,个个洁白秀美,这件卵白釉葫芦形执壶便是其一。
该壶高24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7.8厘米。小口圆唇,平底圈足。盖为宝顶形,壶嘴细直,流上段弯曲,壶柄为扁宽单把。通体施白釉。釉质洁白温润。壶为灰白色,质地坚密。流与柄的安置颇具匠心,流的上段弯曲处紧贴壶身,牢靠洒脱;柄的款式则随壶身而变化,线条流畅。流柄协调有致,浑然一体。整器形体周正,显得既稳重大方,构图又富于变化,呈现和谐完美的造型,古朴典雅,不愧为元瓷佳品。
在这批窑藏出土的元瓷中,有不少内壁印有“枢府”二字,后人把这类瓷器称为“枢府窑”或称“枢府器”。枢府器是元代枢府机构(枢府院)在景德镇定烧的瓷器。胎质厚重,釉呈失透状,色白微青,恰似鹅蛋色,故称卵白。枢府器(卵白)以印花为主,印花题材比较简单,常见的有一种双龙纹,另一种常见的纹饰是缠枝花卉。在花卉间往往印有对称的“枢”、“府”字样,卵白釉瓷器印有“枢府”的为最好,多是元代官府的专用器。
这件卵白釉葫芦形执壶,虽无“枢府”款识,但它属于枢府之器,既是理想的盛酒器,也是令人喜爱的艺术品。
人们习惯上所指的枢府器,有资料表明,并不一定全部是元代官府的专用器。元官府特别重视对外贸易,如卵白釉枢府瓷无款识的有的流为民用商品。既然是商品瓷, 那么民间就会有使用这类瓷器的。
元代的商品瓷器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沿海地区,这些地方也出土过元代景德镇窑青花、青白瓷和卵白釉瓷器。地处临近江西的歙县,是出土元代景德镇瓷器较多的地区。1984年该县又发现一处窑藏,出土一批元代景德镇窑青白瓷和枢府器。这除与它们距景德镇较近、瓷器运输比较方便有关外,证实了枢府器也是外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