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2007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在走向理性

[日期:2007-03-02] 来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汤先锋 [字体: ]

  刚刚过去的2006年艺术品拍卖如果从数字上看似乎是让人振奋的,这一年里中国艺术品共举办了684场拍卖,总成交额近150亿元,然而,如果拂去那些虚浮的泡沫,却不能不让人感受到一种金钱追逐之外的寒意:在岁末年初的几场拍卖中,即使生意最红火的几家大拍卖行,人气和买气也明显不能与2005年相比。

  在1月份的国内几场大型拍卖中,当以前天晚上结束的西泠艺术品拍卖会影响最大,总成交额1.72亿元,平均成交率86%。其中成交前几名的几乎都是古代书画。回看新年以来的几场拍卖,业内人士认为,拍卖公司将面临重新洗牌,艺术拍卖有望逐渐去除虚火,逐步进入理性回归的阶段。

  《米芾拜石图》成“标王”

  西冷拍卖的最高价为明代陈洪绶作品《米芾拜石图》,成交金额达到792万元,此图为立轴,设色绢本,尺幅为114.9厘米x47.1厘米。无独有偶的是,就在前几天的浙商2006冬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同样是陈洪绶的《高士赏砚图》也拍出440万元。

  明代陈洪绶的人物画高贵而典雅,具有一定的类型化与符号化特色,《米芾拜石图》并没有通常可见的文人肖像温柔敦厚的形象,画中米芾的造型上锐下丰、头大身小,宽袍广袖,具有强烈装饰趣味,连身边的侍者、随从的造型也有此特征。这种造型方法远承五代时期的贯休,近取徽派版画,属于陈洪绶所特有的形式语言。

  明代沈周的《吴中奇境图》也拍出638万元,该作题签为“沈石田吴中奇境卷,吴大本题”,并有吴湖帆款识。

  西泠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成交额为5300多万元,成交率达84%。古画之外,800方犀角象牙印章也是西泠拍卖的极大看点,这一专场拍卖是有史以来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印章艺术品专场。

  方介堪刻的是一方象牙“潇湘画楼”印,因是张大千的曾用印,其底价仅16万元,最后以99万元成交,是底价的6倍多。“潇湘画楼”是张大千书画堂名之一,因其喜获南唐画家董源山水巨作《潇湘图卷》等4件作品,遂名其堂“潇湘画楼”,并请来好友、篆刻家方介堪操刀镌刻“潇湘画楼”印。

  此外,吴昌硕36岁时所刻的象牙闲章“人生只合住湖州”也拍出63.8万元”,“犀象印萃”专场成交额达1335.675万元,成交率达98.5%,且成交价均比底价高出3至5倍。据拍卖公司介绍,参拍者九成以上只买了一件艺术品,而不像过去一人大包大揽,这从一方面也说明买家众多,市场正在走向理性。

  拍卖公司面临洗牌

  针对层出不穷的拍卖公司与随之而起的假拍、假鉴定,北京文物拍卖专家赵榆前不久前撰文认为,文物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货源只能越卖越少,再加上我国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刚刚兴起十几年,进入拍卖市场的收藏家,正处在加大收藏的兴头上,没有出货减仓的观念,不像国际大型拍卖行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与运作,形成了老的收藏家不断出货,新的收藏家经常进入市场的良性循环。特别是新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如同风起云涌,大量增加,使得仅有的货源更陷入僧多粥少的局面。

  由于2006年秋季拍卖已渐显疲意,因此今年春拍,各家拍卖公司从征集作品到落槌的整个过程,不确定因素很多。成交率的压力使得一些拍卖公司不得不拼命追名家精品与一线画家,一些刚刚起步的小型拍卖公司,将直接面临无好拍品可上的局面。赵榆表示,2007年将成为拍卖公司重新洗牌的重要一年,处于第一集团的大型拍卖公司要重新排队,优胜劣汰,而只有靠多年积累的诚信、人才、规范操作才能真正坚持下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藏界珍品“老烟片”
下一篇:收藏知识:2007部分纪特邮票资料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