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河上花图》:一曲诗画双绝的荷花赞美诗

[日期:2014-02-09]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4年02月09日      大洋网-广州日报  

清 朱耷《河上花图》(中国画)清 朱耷《河上花图》(中国画)

  文、图/记者 金叶

  《河上花图》卷高47厘米,长近13米。是清朝著名画家朱耷在其72岁时应朋友蕙岩之请而作,历经四月画成,是画家晚年非常罕见的大幅作品。

  画中,朱耷以水墨描绘了沿河而生的荷花、兰竹和坡石流水。从生机勃发的荷花始,经历陡壁山崖、枯木乱石,再见孤兰衰草竹叶夹生,最后以高涧瀑流结尾。笔墨的控制自然流畅,使画面充满强烈的节奏感。纵逸的笔触澎湃着激情,更是将中国水墨画的形式美呈现得淋漓尽致。全图起伏跌宕又气韵贯通,宛若一首华美的乐章。作者以纯熟的技法作写意荷花,笔墨交叠,浓淡互破,清气满纸。荷花用笔清圆,荷茎以中锋写出,笔力内蕴,如绵里裹铁。坡石用秃笔枯墨勾皴,苍润浑厚。

  图后,朱耷以行书自题歌行体长诗《河上花歌》,也是他本人为数不多的长歌之一。长歌以与诗仙李太白就荷花对话的形式,极尽歌咏姿态万千的荷花。诗历史典故与佛、道用语较多,情感恣肆而想象丰富,书法流畅老辣,体现出朱耷作为书法家与诗人的成就。

  朱耷(1626~1705),江西南昌人,为明江西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出家为僧,法名传綮,曾经使用的号有很多,最为著名的则是在他弃僧还俗后使用的“八大山人”。他和清代初期中国画坛活跃着的弘仁、髡残、石涛这三位僧人画家,并称“四僧”。他们的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主张师法自然造化,与当时画坛正统风格相距甚远,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朱耷的绘画以水墨为多,用笔恣意纵横,浑厚酣畅,花鸟画成就突出。他在学习陈淳、徐渭等前代写意大家的同时,在绘画实践中逐渐突出用笔奇峭,构图险怪,造型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对后世的写意花鸟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幅收于天津博物馆的《河上花图》,是他花鸟画作品精品中的精品。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慧眼识得金镶玉艺术品
下一篇:甘肃武威3名男子当街持刀劫走150万元文物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