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钱币协会理事 有人垂青,身价倍增
本报讯 “背绿空心五星水印”一角币真的能这么贵么?昨日本报《这张一角钱给一万我都没卖》一稿报道了松原汪先生有一张“背绿空心五星水印”一角币的事,有人出1.2万元,但他没卖。此事见报后,很多热心市民向本报咨询:这样的一角币真的那么值钱吗?为什么这么值钱?
昨日,记者电话咨询了刘洋,他是北京钱币学会的理事,也是“中国钱币在线网”的创建者。他告诉记者,1962年版、1966年印刷的“背绿空心五星水印”一角币的确很值钱,因其币的背部为绿色,与当时的二角币容易混淆,所以在这版一角币流通没到一年时,人民银行便收回了此次印刷的一角币,没被回收的极少。对于这样的一角币为什么如此之贵这个问题,刘洋说:“背绿一角币在当时能买半斤大米,现在,这样的一角币已经没有实际价值了,但物以稀为贵,现在背绿一角币在市面上和民间已经不多见了,所以收藏者视为珍贵,价格当然也就被抬高了,它的价值在于收藏和观赏。”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了解到,人民银行是各银行的政策指导行和钱币的管理行,但是对一角钱可以卖到一万多元的情况,该行并不干涉。长春中心支行的王主任说,收藏的钱币就像古董一样,不好给它定价,谁也说不准值多少钱,对于高价卖钱币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方面没有明确规定是不允许的。
收藏人士 比较常见,最多值1300元
■记者 安钢/报道
本报讯 3月12日A14版上刊登了一篇介绍稀有的“绿一角”人民币的报道。昨日,在我省收藏界颇有名气的郭老师对这篇报道发表了不同的意见:“绿一角”最多值1300元,而12日报道中的“卖方”很可能是帮着忽悠价格的“托儿”。
“1300元买的,卖家要花1.2万元买回去,这是收藏圈里忽悠价时很常用的手段。”郭老师一见记者就开门见山地说,“‘绿一角’并没那么稀有,咱们省就有上百张。”说着郭老师拿出一本钱币收藏册,指着最后一页上空缺的两个位置说:“这原来有个‘绿一角’和‘红一角’,我不收藏钱币,就把这两个交换出去了。当时这本册子是公开发行出售的,一套人民币集成一册,原价才18块多。”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郭老师又拿出一本1998年境外出版的中国近代钱币收藏指导手册,该手册上对“绿一角”给出的指导价也只有600元。
现在许多人想搞点收藏,郭老师对此特意提醒:几十万在收藏界根本不算什么,收几件东西就没了,因为这个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他也见过好多。想搞收藏,就要多结交些行家里手,否则极易血本无归。
银行人士 相对稀少,有收藏价值
■实习记者 韩冰报道
本报松原电 “一角钱能换一万多元?我不信。”“我也有1962年版的一角钱,有收藏价值么?”昨日,看到《这张一角钱给一万我都没卖》一文后,很多热心读者打来电话咨询。对此,记者电话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松原支行的发行科科长周方心先生。
周方心先生告诉记者,第三套人民币一角纸币的发行前后十几年的时间里,共发行了三种不同版别,呈现出了九种不同形态。其中“背绿一角券”于1966年1月10日发行,其正面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学生参加劳动场面,背面为墨绿色菊花图案。因为其背面颜色与同时流通的二角纸币相近,容易引起混淆,发行仅一年左右就不再印刷,并于1967年12月15日又发行背面颜色为酱紫、橘黄色的壹角券。发行时间仅一年左右,在有些偏远地区还未面世,在其它地区就开始回收了。同时,由于印制“绿一角”时印钞纸的不同,出现了有五角星水印和无水印两种版别。在2006年以前,“背绿一角券”的收藏者一般不区分有无水印,直到2006年以后才做分别。对着光源观测钱币的背面,能在钱币中间隐约看到空心五角星水印即为“有水印的”。目前,带空心五角星水印“背绿一角券”的发行量有限,相对稀少,还是有收藏价值的。
百度知道 高价收购接近1万元
在互联网百度搜索上,记者输入“1962年版的一角钱现在价值多少”。“百度知道”上2 007年1月17日更新的最佳回答是“‘背绿空心五角星水印券’极为稀少,”“现在很多收集第三套人民币的收藏者,都缺少这种纸币,愿意高价求购,所以它的价格已接近一万元。另一种‘背绿无水印券’,存世量略多一些,价格在600元左右。剩下的6个品种,都十分常见,最常见的版别只值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