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新华网北京3月19日电(王腊梅 王一凡)3月18日,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与河南省开封市政府联合创办的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启动仪式。
该论坛汇聚了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等一批专家学者,将立足中原、借助七朝帝都开封的深厚文化底蕴,创建一座集收藏理论研究、收藏品鉴定展示、收藏文化交流、收藏物流集散、收藏经济开发为一体的收藏文化基地。
据论坛组委会秘书长刘建业介绍,该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10月将在开封市举办首届。期间将邀请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收藏家、企业家进行学术研讨,交流收藏心得,开展收藏品的高水平鉴定评审及社会藏品的审定活动;同时集中展示一批有影响的收藏艺术珍品,举办收藏艺术品销售交易集会,开办专场珍品拍卖,进行收藏文化产业项目招商等活动。
“以前我找过几位鉴定专家,他们都说我这两件藏品是真古董,可北京的专家却说它们是赝品,我究竟该听谁的?”不久前,在央视“2007民间寻宝记——走进武汉”大型活动现场,武汉市民余波拿着两只精美的瓷瓶,一脸无奈。
市民周谢的情况与余波正好相反:他收藏了一件“青花龙纹高足杯”,此前有专家一口咬定是仿品,在活动现场却被专家当场判定为珍贵的元代青花瓷器。对此,文化部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王立军称:“目前我国收藏品市场空前繁荣,却也是空前混乱。收藏品市场上充斥着三流仿品,却没有一个权威的民间收藏品鉴定机构,这使得很多收藏爱好者蒙受了很大经济损失。”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收藏如今已成为许多百姓文化和经济投资的新热点。民间收藏的日益兴盛,却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私下盲目收藏,致使赝品充斥;缺乏有公信力的收藏鉴定咨询机构,欺诈活动屡屡发生;导致文物资源紧缺,价格飞涨;诱发文物盗挖、走私等犯罪活动……
如何规范和正确引导民间收藏?人大代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