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嘉靖皇帝与嘉靖瓷器

[日期:2007-03-19] 来源:  作者: [字体: ]
   痴迷道教的嘉靖帝    明朝历代皇帝都与道教有着不解之缘。太祖朱元璋与名道士周颠仙形同兄弟,周颠仙去世后,朱元璋以皇帝之尊亲撰《周颠仙人传》以纪其事。永乐皇帝朱棣依靠名道士姚广孝出谋划策,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得帝位。之后的正统、成化、弘治、正德等皇帝都有不同程度的尊道,但嘉靖帝尊道在明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嘉靖是正德的堂弟,本来与皇位无缘,他的父亲兴献王是弘治帝的弟弟,就藩湖广安陆。正德帝是弘治帝的独子,继大位后荒淫无度,31岁即早逝,且无子嗣。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时在湖广安陆府、年仅15岁的朱厚匆忙赴京继位(1521年),次年改元嘉靖。从16岁登基,到60岁去世,嘉靖帝在位45年,是明朝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    嘉靖自幼身体羸弱,经常患病,尤以气喘为重,稍遇风寒即咳喘不止。道教的养生健身之道深得嘉靖共鸣。以嘉靖的体质能在位45年,应当说与道教重视养生健身有一定关系。    嘉靖尊道教、敬鬼神,一生乐此不疲,这与他从小生长的环境关系密切。荆楚之地本就是道教的源头,嘉靖的父母也尊信道教,耳濡目染对嘉靖的影响不言而喻。嘉靖个性很强,认定的事大多难以改易,他不仅本人信道,当上皇帝以后,还要全体臣僚都要尊道,尊道者升官发财,敢于进言劝谏者轻则削职为民,枷禁狱中,重则当场杖死。嘉靖时道士邵元节、陶仲文等官至礼部尚书,陶仲文还一身兼少师、少傅、少保数职,这在明朝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斋醮即供斋醮神、设坛祭祷神灵,是道教独具特色的宗教仪式,内容有清洁身心、设坛摆供、焚香、化符、掐诀、叩齿、存想、念咒、上章、诵经、赞颂,并配以音乐、灯烛和禹步(传说禹因治水而足跛,后世道士作法时步伐模仿大禹,称禹步)等仪范程式。嘉靖嗜好斋醮,道士段朝用煽惑他专心修道,说:“皇上只要深居宫中修炼,不与外人接触,就可以炼成黄金和不死药。”嘉靖很高兴,吩咐大臣让太子监国,自己要请一二年假再亲政,“举朝愕不敢言”。在道士们的煽动下,嘉靖深居西苑,20余年不上朝。为兴建道观、祭坛则不惜民财。《明史·食货志》称:“世宗(嘉靖)……中年以后,营建斋醮,采木采香,采珠玉宝石,吏民奔命不暇,用黄白蜡至三十余万斤……沈香、降香、海漆诸香至十余万斤。”又说:“世宗营建最繁……斋宫、秘殿并时而兴。工场二三十处,役匠数万人,军称之,岁费二三百万。”致使明王朝开国以来“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    嘉靖迷信丹药方术,他派人到处采集灵芝,并经常吞服道士们炼制的丹药。为满足自己修道和淫乐,嘉靖数次遴选民女入宫,每次数百名。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嘉靖命宫女们清晨采集甘露兑服参汁以期延年,致使上百名宫女病倒。宫女们忍无可忍,差点将嘉靖勒死,这就是历史上罕见的宫女弑君的“壬寅宫变”。    道教以生为乐,重生恶死,宣扬长生不死。它的修道方式切实可行,普通人操练起来并不难,而且它尊崇的神仙又都是凡人修炼而成者,因而它比儒家的道德教化、佛家的因果报应更直接更实用。道教的炼丹术由于继承和发扬了大量古代医学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确有治病保健之疗效,因而自古上自皇帝下至平民信者弥多。特别是那些享有世俗大权、富贵已极的皇帝更有条件、因而也更希望做到“长生不死”。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玉器的鉴赏与收藏
下一篇:明清民国时代瓷器价格渐长 怎样识别瓷器赝品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