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课,调整心态最重要
很多人如今都带着“捡漏”的心情去淘宝,这在20多年前古玩市场刚刚兴起的时候机会还很多,然而经过了这些年来的洗礼,商家早已将有关物品的行情、信息了解得一清二楚。因此,“捡漏”、尤其是“捡大漏”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且因为心态不好,“捡漏”往往会变成了“捡陋”.
据记者观察,如今地摊上的古玩十之八九是赝品和新品,剩下的也不过是普品或是陋品,精品已经极少有机会遇见,要想在地摊上“捡漏”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淘宝者应该多看少动。
经常接触地摊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了解市场做假的最新动态。特别是一些新仿或是高仿的东西,往往是在地摊上先亮相的。至于在比较正规的古玩商家中,真品的概率还是很高的,而且有的实力商家也不乏达到(县市级)博物馆藏级别的文物。
古玩行业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恕不保真。因为古玩字画的鉴定往往是靠目鉴,靠经验,大多没有科学的仪器可以准确测定。所以,在绝大部分商贸企业提倡“打假”以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时候,古玩行业却波澜不惊,有的店家(包括拍卖公司)甚至公开知假售假。
在云洲古玩城有一家小店铺,门口就有这样醒目的标识:古玩超市,快来抓漏。并有“烧鹅味道,豆腐价格”的诙谐广告语。进门一看,乏善可陈,十之七八是伪劣的赝品,和地摊毫无区别。附近相邻的一家店铺,更是在橱窗中展示了和南京博物院珍藏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相似的“国宝级文物”,上面还有“给你看真正的官窑器”的标语,其实不过是一些高仿品而已。
古玩字画毕竟不是日常生活用品,购买古玩字画往往被视作为一种投资而不是消费行为。既然是投资行为,那么投资者就要考虑清楚所面临的风险和需要付出的“学费”。“捡漏”算你运气好,做“冤大头”该你倒霉。这样表面看起来似乎很公平,机会均等,但实际上做“冤大头”的概率要远远高于“捡漏”,即使是精明的商家也不乏“走麦城”的经历,很多人交了一辈子的学费还是不得其门而入。这里面,一方面要靠自己的悟性,另一方面最好有行家里手带进门。而最关键的是心态要好,做“冤大头”的往往是那些抱着侥幸心理或是固执己见的人。
2、造假,几乎无处不在
古玩造假,古已有之。如今,造假的花样和速度也让人目不暇接,在河南、天津等地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产业。尽管有的利润并不高,甚至低得让人无法想像(这也往往是买家容易上当受骗的地方),但由于规模经济的效应,还是层出不穷。尤其是一些著录过的物品,是最多被模仿的对象.
记者十几年前曾经编过一本《文房赏玩》画册,里面收录了一些藏家古旧文房器玩精品,如今已经不止一次在市场发现和书中一模一样的东西,只是仔细端详就会发现都是新仿的。记者认识的一位收藏了300多方古旧刻铜墨盒的倪先生,几年前就在筹划出版一本个人藏品集。前段时间在市场遇见他,记者问他大作什么时候可以问世,他却说不准备出版了。原因无他,因为怕出版后市场上会出现大量的仿制品。
最近一段时间,近现代名家书画的行情有所回落,其原因除了前两年上涨过猛需要调整,以及股市的红火吸引了大量资金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赝品太多,而且手法越来越高明。记者最近了解到,一家书画圈内很有声望的刊物,最近一期刊登了一位藏家收藏的现当代名家数十幅绘画作品。刊物出版后不久,主编收到了一位常熟读者的来信,声称其中15幅作品(涉及到近十个名头)是她数年前所临摹名家的习作,当时是应人所求而作,并无添款,这些发表的作品其款识是他人所添加的,云云。言之凿凿,并提供了相应的证据。如果没有这位“造假者”的揭露,相信包括主编在内的绝大部分读者都会相信这些作品不但是真迹,而且是精品无疑。可见,一些书画著录出版物也成为了一些伪作以售其奸的对象。而据一位圈内人士向记者爆料,拍卖市场上,徐悲鸿的国画作品(“奔马”是其代表性作品)十之八九是赝品。
3、景气,市场长线看好
其实,即使是将收藏作为一种投资行为的话,也要注意它是一种中长期行为,就像股市投资中的价值投资理念一样,往往是笑到最后,笑得最好。所以有人说,收藏家是最后的赢家.
一位台湾知名的艺术经纪人曾向记者表示,大陆目前古玩字画市场的情形和台湾二十年前差不多。那时候台湾经济处于起飞的黄金时期,人们的财富积累很多,便将大量闲钱用于购藏艺术品。那时候大陆的艺术品市场还刚刚兴起,可谓到处是宝。
如今,台湾的经济持续多年不景气,而大陆中产阶层在崛起,购买力很强,所以很多台商将二十年前从大陆购买的古玩字画返销回来,当然价格也翻了几倍。据记者观察,在中福古玩城、静安寺珠宝古玩城和云洲古玩城等三大古玩市场安营扎寨的台商不下七八十家,总体来说,其环境和品质要高于大陆商家,而且赝品极少。
一位上海实力藏家则表示,他也十分看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前景。他预计不出三五年,大陆会开征遗产税,而购藏艺术品是一个极好的避税途径。而且伴随着股市的“长牛”所产生的财富效应,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所以这几年古玩字画的行情会持续向好。
而近年来,中国大陆流散海外文物回流的速度在明显加快,许多拍卖公司的每年春秋大拍都有海外回流的文物。其中除了港台地区以外,包括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国。
如最近几天,云洲古玩城就举办了一个“海外藏家古玩珍品展览会”,其中参会的珍品包括美国、英国、比利时、日本、东南亚等国和地区。这些回流文物以瓷器为大宗,有的还是明清时期的外销瓷,其器型和纹饰带有异国情调。
其实,到古玩市场淘宝,就像是和消费一样,首先要考虑是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其次是价位是否能承受,当然也可以适当考虑一下这个物品的升值前景如何。但不少人往往先将物品的未来升值与否放在了第一位,将其纯粹视作为投资行为。如此,那么收藏还会有什么乐趣而言呢?而市场上确实有很多人是在用“耳朵”来买东西,这种跟风式的收藏虽然往往都能奏效,但需要有极强的经济实力作支撑,而且往往是在做仓库保管员的角色。而有的人会人弃我取,潜心挖掘一些冷僻的品种,自成系列,持之以恒,最后却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行家里手。
4、热点,玉器市场最火
当然,新品不等同于赝品。新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也不一定卖不过旧的东西。其中,材质和工艺最为重要。老玉卖不过新玉的现象就是典型一例,如今,古玩市场销售最为红火的就数和田籽玉及其雕刻品,其专营或是兼营的商家占据了半壁江山。据新疆产地统计,近十年来上好的和田籽料白玉,价格整整上涨了1000倍,而且其流通性特别强,这种投资收益也是近乎神话了。比如,目前上品的和田籽料白玉1克是2000元左右,而在十年前不过是2元钱。过去一二十年前,台湾等海外藏家、商家到大陆来,专门是搜集老玉,对于新玉不屑一顾。如今再过头来才发现,老玉价格的上涨幅度要远远低于新玉(籽料),不少人悔之莫及。
在云洲古玩城一家古玩商家,记者发现了一组(50多件)清代玉发簪,绝大部分工艺较为简单,玉质也并不怎么白,询价下来单买还不行,统吃12万元。算下来平均一根发簪2000多元。在十多年前,记者也买过一些玉发簪,比这些更好的单价也不过是二三百元。店主解释说,现在没有人会再去用新玉做发簪了,一来发簪的题材并不讨巧(不能配挂),二来新玉的价格上涨得太快,而做发簪都要用大块玉料(籽料),成本太高。当初台湾客商对于玉发簪十分喜好,大量购买,如今品相好、做工精、玉质佳的存量已经极其有限了,所以卖这个价格已经是很客气的了。
近年来类似像和田籽料白玉一样价格疯涨的,还有(小叶)紫檀、象牙、犀角、优质印石(巴林石、寿山石等)、水晶(钛晶)等原料及其制品。就像股市中的资源类股票一样,这些带有稀缺、不可再生而又紧俏的优质原料,其价格倍增也是可以理解的。
链接
淘宝小贴士
古玩市场一般都在早上10点以后甚至中午才开张,不宜赶早。除非是藏宝楼的周末“鬼市”,才在清早六点左右开张。
看古玩瓷器最好在多云的日光下,即使是灯光最好是冷光源,否则容易偏色走调
。市场上有一种聚光源的小电筒非常管用,古玩瓷器的瑕疵(如冲线、粘补等痕迹)往往无处遁形。
取大件易碎物品时一定要用双手拿下,慎取慎放,不可漫不经心。看东西时要注意自己的随身东西不离视线,以防不测。
看东西时,不要轻易评判物件的真赝好坏,尤其不宜当面指出是赝品、仿品,多说好话不会犯错。切莫好为人师,以专家自居。要记住:沉默是金。
除非真有购买意向,一般不要轻易询价,特别是在同一店家不可频繁问价。因为有的店主在叫价后会要求买家还价,你不回价会被认为是对店主不尊重。
古玩行业有很多行话不可不察。比如叫价一角,是指10元;叫价一块,是指100元,10块就是1000元,依此类推。否则会出洋相。(俞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