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5月2日专电(记者张琴)继2006年新发现三宝寺、圣公庙石刻后,重庆大足石刻近日又发现了十王殿石刻造像,显示出印度佛教传入后与中国文化结合的特点。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十王殿石刻造像是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干旱时期新发现文物调查小组”在上游水库发现的,时代为南宋时期。该十王殿造像位于中敖镇上游水库长源村库区,共5龛。其中第1号地藏与十王龛是摩崖造像龛,其雕刻技艺娴熟,十分精美。第2号龛有残像2身,第3、4、5号龛为空龛。此外,在该组造像周围还发现近10座宋墓,形成奇特的宋墓群。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所长邹后曦介绍说,十王即十殿阎王,其中印度佛教中只有关于阎罗王的传说,其余九王都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传说。石刻考古专家指出,十王造像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备受研究者关注。该龛造像对研究十王在中国的演变史有着重要价值。 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包括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余尊,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