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质疑:"南海一号"文物价值超千亿美元
“南海I号”上出水的精美瓷器。 来源:南方日报
一艘沉没于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宋代商船,最近成为新闻界争相报道的热点。有报道称,这艘目前被命名为“南海一号”的沉船“装载文物数万件,而且多为国家一级文物”,“价值可能超千亿美元”。记者采访了一些文物专家,他们在肯定“南海一号”具有相当重要考古价值的同时,也对上述盲目夸大沉船价值的报道表示了异议。
打捞几度搁浅
据悉,早在1987年,考古界就意外发现了“南海一号”,打捞出200多件绿釉小瓷盘、锡壶、青白釉瓷器盖等。经鉴定,这些瓷器主要是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出品的文物。考古界认为,这一发现极有可能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后来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调查、打捞工作几度搁浅。2002年3月至5月间,水下考古队再度下水,打捞出文物4000多件。去年3月前后,水下考古队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了细致的探测和发掘。
据报道,沉船位于海面下20米处。整艘商船约30米长、10米宽,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保存相当完好。这艘沉船的出现为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研究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的标本。经专家初步鉴定,“南海一号”沉没于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主航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是一艘国际贸易船。该船当时可能是从国内某个港口出发,前往中东地区。“南海一号”的发现和打捞,可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实物资料。
“南海I号”上出水的精美瓷器。 来源:南方日报
评价缺乏常识
但是,一些文物专家对报道中夸大的评价却不以为然。某博物馆的权威古陶瓷专家对记者说,有报道称,“南海一号”沉船上的瓷器都是当时的“上乘之作”,“代表着当时最高工艺水平,价值更是非同凡响”;“数万件文物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样的评价一看就知道是缺乏常识的。“外销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特有种类,大多是民用瓷、实用瓷,无论艺术性还是工艺性都无法与当时宫廷御用瓷相提并论,甚至无法与国内的民窑精品媲美。从图片上看,那些打捞自“南海一号”的瓷器多为景德镇的影青瓷和福建地方窑的瓷器,品级也一般。南宋时,景德镇瓷器还没有达到历史高峰,不能代表当时最高的陶瓷水准。
夸口将成笑话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季崇建从文物艺术品市场的角度对相关报道提出质疑。他说,有的文物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但未必具有同样高的市场价值。南宋沉船瓷器在国际上并不罕见,大多是景德镇影青瓷等,一般还不如明代沉船的青花瓷值钱。国际艺术品市场上最昂贵的中国古代瓷器,大多是宋代官、哥、汝、定等皇家御用名瓷、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瓷精品以及明清官窑精品瓷。
在宋代,皇家用瓷是不大可能成批“出口”的,基本可以推断“南海一号”上不会有大量天价极品宋瓷。现在就夸口“价值超过千亿美元”,只会成为国际笑话。
难与秦俑类比
另据报道,考古学界前辈石兴邦先生认为,“南海一号”的全面发掘确实对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南海一号”文物及考古价值可媲美秦兵马俑的说法并不恰当。首先,秦兵马俑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两者在考古价值上各有千秋,拿它们作比较是不科学也不恰当的。其次,“南海一号”属于海底考古,秦兵马俑为帝王陵考古,两者属不同范畴,不能类比。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孙福喜则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只是我国古代三条“丝路”中的一条,而且还不是最主要的,因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有限。
“南海一号”的考古发掘,既是中国考古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沉船所在地的一件喜事,可以通过它获得珍贵的文物和历史信息,也可以增加当地历史文化的积淀,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并进行相关开发,造福一方民众。但是,文物考古毕竟是科学,是学术,像炒作明星般不知天高地厚地进行报道,只会误导大众,贻笑大方。(林明杰)
1127年,宋高宗赵构南渡称帝,建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南海I号”这艘沉没于840多年前的船,恰好承载着宋高宗失落故国的叹息。她依然完好的巨大船身上,镂刻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而数以万计的器物,从海底带出南宋王朝黎民生活的背影、工商百业的繁盛、海洋文明的兴盛与没落。
因为中原失落,战事频仍,国库难继,宋高宗(1127-1162年在位)针对贸易表现出新的态度:“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贯铜钱)计,岂不胜取之于民?”他组建舰队,改善港口,还在海岸线上每隔30里就建立价值昂贵的灯塔导航系统,中国进入海外贸易的黄金时代。贸易刺激着国内手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奢侈品进口,却也使金、银、铜钱流出海外。国内钱币越来越少,国计民生难以为继,战事挥霍引发苛捐杂税——尾大难掉,一个王朝因而没落,海洋文明的黄金时代从此如同沉船,需要在千年以后的今天,重新起航。
5月6日上午,南海一号古船打捞沉井正式从广州打捞局小洲码头启航开赴阳江打捞现场,这标志着南海一号古船打捞正式开始。南海一号打捞总指挥吴建成工程师介绍,沉井(见图)将由“穗救拖3”拖船拖带,预计本月8日到达阳江现场。古船将于今年7月出水。专家表示,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无论在世界考古界还是在打捞界都属首创。专家估计,打捞南海一号的价值将不亚于发现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曹淳亮强调,南海一号的生活舱包含的历史信息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国际贸易规模、国际商事交易方式、贸易区域化问题等,很可能在考古上提供很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