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安徽省图有意收藏《百猴图》 已达成初步意向

[日期:2007-05-17] 来源:安徽商报  作者: [字体: ]

  八旬老人谢悟一找到饱含多年心血的旧作《百猴图》,为让它流传后世,虽然家庭贫困,他坚持找一个信得过的机构或单位代为收藏,而不愿出售或让私人收藏以谋利。本报15日报道的这则新闻引起了省图书馆、合肥市档案局等单位的关注。昨日,省图书馆副馆长阚华、历史文献部主任陈春秀等一行专程前往谢老家中,邀请谢老参观了解图书馆的收藏环境,并初步达成意向。一念之差,《百猴图》差点被毁

  谢老创作《百猴图》始于1990年左右,100幅猴画有一个整体的构思,先统一画猴,再逐一补景。他的《百猴图》并没有全部完工,不少画作都只画好了猴,松、石等景物都没补上。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百猴图》的创作中断了,这些猴画也一度遗失,近日才被谢老找到。谢老早年赠画无数,淡泊名利,一开始并没有将其完成并保存的想法,而是准备将未完成画作的空白部分裁下来,当作画纸使用。谢老的一位朋友裴老知道后,力劝谢老手下留画,因为只有原作才能体现最初的构思,因而更具留存价值。在裴老的劝说下,谢老改变了“毁画”的初衷。1980年,谢老画作的“润格”就达到每平方尺32美元,但对《百猴图》,谢老坚持只捐不卖。将收藏于恒温恒湿环境

  虽然《百猴图》尚未完成,但观摩过这些作品后,省图书馆一行工作人员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画中的猴形态各异,神情毕肖,体现了谢老对猴性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表达,具有很高的艺术及文献价值。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陈春秀介绍说:如果谢老的《百猴图》最终能在省图收藏,省图将对其登记编号,出具收藏证书等正式的手续,存放在恒温恒湿的古籍书库,确保画作和众多馆藏珍品一起长期保存。安徽省图书馆副馆长阚华也表示,等《百猴图》圆满完成,省图将争取举办专门的画展,让市民一睹“百猴”风采。

  当日,谢老还将另一幅由5条屏组成的9平米布面敷彩《天下第一猴》带到省图书馆,请省图进行除湿、除霉处理并代为保管。谢老对省图书馆的收藏环境非常满意,他表示,近期将专心创作,争取早日完成《百猴图》,了却自己这桩心愿。(记者卓也)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陶艺邮票
下一篇:外籍华人欲收藏上海古宅 声称只复原有价值建筑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