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浙大110周年校庆活动之一,5月16日,由浙江省教育系统钟声集邮协会和浙江大学集邮协会历时三年编著的《集邮与浙江文化》一书的首发仪式在玉泉校区邵科馆举行。浙江省经济建设谘询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浚生出席了首发式并讲话。
《集邮与浙江文化》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项目和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改革项目。它以集邮文化研究为新视角,把集邮活动纳入浙江文化建设中,以我国和浙江史前文明入手,以社会发展史为主线,沿着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演进的脉络,对集邮文化的发生、发展、意义和作用,进行应用研究和学术理论探索,用浙江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充实和拓展集邮文化研究的领域和空间。本书共选用1000多枚邮品,分为十二章七十节,全方位展示了浙江山川风貌、名胜古迹、社会历史等各个领域,堪称一本以邮品为载体的浙江百科图典。
张浚生在讲话中回顾了他少年时代、大学时代的集邮故事,以及在新华社香港分社任职时两次主持首日封发行仪式的经历。他说,邮票是“方寸小天地,知识大海洋”,集邮是高尚的业余文化生活。《集邮与浙江文化》将浙江省文化精华凝聚在其中,能提升集邮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的了解。首发仪式作为浙江大学110周年校庆活动之一非常有意义。
钟声邮协和浙大邮协还向我国最早成立的西湖少年邮局、浙江大学学生集邮社团、浙江大学化家池子弟小学、与浙大警民共建的武警部队战士等赠送了图书。
首发仪式由浙大党委副书记王玉芝主持,副校长胡建淼、中国邮政集团浙江省邮政公司经理吴鼎钧等出席。
《集邮与浙江文化》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项目和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改革项目。它以集邮文化研究为新视角,把集邮活动纳入浙江文化建设中,以我国和浙江史前文明入手,以社会发展史为主线,沿着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演进的脉络,对集邮文化的发生、发展、意义和作用,进行应用研究和学术理论探索,用浙江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充实和拓展集邮文化研究的领域和空间。本书共选用1000多枚邮品,分为十二章七十节,全方位展示了浙江山川风貌、名胜古迹、社会历史等各个领域,堪称一本以邮品为载体的浙江百科图典。
张浚生在讲话中回顾了他少年时代、大学时代的集邮故事,以及在新华社香港分社任职时两次主持首日封发行仪式的经历。他说,邮票是“方寸小天地,知识大海洋”,集邮是高尚的业余文化生活。《集邮与浙江文化》将浙江省文化精华凝聚在其中,能提升集邮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的了解。首发仪式作为浙江大学110周年校庆活动之一非常有意义。
钟声邮协和浙大邮协还向我国最早成立的西湖少年邮局、浙江大学学生集邮社团、浙江大学化家池子弟小学、与浙大警民共建的武警部队战士等赠送了图书。
首发仪式由浙大党委副书记王玉芝主持,副校长胡建淼、中国邮政集团浙江省邮政公司经理吴鼎钧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