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铸造铜元开始于1900年,在此后新中国成立前的50年间,共铸造了总数在百亿枚以上的铜元,至今存世量仍相当惊人。
正因为存世量过于庞大,所以铜元在国内不为藏家青睐,现在价格大多也相当便宜,有些甚至几角钱就可买到。其实,铜元中也有“黑马”,只要仔细甄别挑几枚,不仅价格不菲,且很有收藏价值。那么哪些堪称“黑马”呢?
珍罕铜元 清代铜元的各式面值和版式甚多,绝大多数均很普通,但也有少数极为稀少。如光绪元宝广东十文颇为普遍,五文却极为罕见;吉林中花十文难得一见,是著名的珍品;四川当三十为试样币,存世仅十余枚。在民国铜元中,河南省造伍百元大铜元,江西造辛亥大汉铜币,民国五年嘉乐中圆孔铜币等,一枚价格少的有200元,多的为上万元。
合面(背)铜元和许多方孔钱有合面(背)钱一样,铜元也有合面(背)铜元。例如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十文、五文均有双面龙的合面钱;江苏造光绪元宝,除有十文红铜的双面龙的合面钱外,还有五文白铜的双面龙的合面钱;江南造壬寅年十文光绪元宝,既有双面龙的合面钱,又有双面字的合背钱。这些合面合背铜元是极少数,其价格自然也是不菲的。
错版铜元 在清代,各地铸造铜元,背面的龙是有区别的,如大清龙、浙江龙、闽关龙、湖北龙、广东飞龙、福建官局龙、安徽坐背龙等;但也有少数铜元,面上的字与背面上的龙出现了差错,成为错版的铜元。例如湖北造光绪元宝,背面却是浙江龙、清江龙或广东飞龙;浙江造光绪元宝,背面却是湖北龙、广东飞龙、福建官局龙、安徽坐背龙等。这些错版铜元,在成百上千铜元中也难找到一枚,价格自然较高。
背逆铜元 铜元面上的字和背上的龙,本来应该是对应的,字首和龙头都应该向上;但有的铜元,因为配版错误,也出现了偏差,字首和龙头,少的偏差30度、45度,多的偏差90度、120度,甚至有的偏差到了180度,使背面龙头从上面移到了下面。这种背逆铜元,偏差越大越少见,其价值自然也是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