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舞银蛇迎巳岁,送走甲辰迎来乙巳。山舞银蛇,出自毛泽东同志的作品《沁园春·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毛泽东同志于1936年2月创作的一首词,不仅赞美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多娇,更重要的是赞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抒发了毛泽东同志伟大的抱负及胸怀,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
1967年10月1日,我国发行《毛主席诗词》邮票一套,全套14枚。其中第4枚《沁园春·雪》邮票,推迟发行于1968年5月1日。版别:影雕套印(二影一雕);齿孔度数:11.5度;有背胶;图幅62毫米×26毫米;全张:50(5×10)。
该票设计者为孙传哲。据说,设计者将印有毛泽东诗词手迹的书画挂在家中,反复研究这些诗词手迹的书写规律和布局,最后确定邮票采用纯白衬底,以浓墨为诗词着色,布局大方,疏密有致,有张有弛,再饰以红色边饰,体现了政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该票雕刻者是高品璋。笔者收藏有一件北京邮票厂的仿文7(4)邮票雕刻印样(图1),当年雕刻大师高品璋用刚劲有力的点线,再现了毛泽东笔走龙蛇、飞转圆动、纵横潇洒、气势恢宏的书法艺术,因而也使这套邮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中最具艺术魅力的邮票之一。
文7(4)邮票由北京邮票厂采用“唯发型”二影一雕印刷机印刷,全张邮票包含4方面的版式特征。
1.印版特征(制作印版方便印刷工艺流程留下的产物)
厂铭(影写版):文7(4)b版右全张,3号位上边纸,48号位下边纸,红色“北京邮票厂印制”厂铭,7字,宋体,左往右读,全张2个厂铭,如印刷日期号“68 Ⅳ 9”,3号位上边纸,厂铭排列微往下斜,48号位下边纸,厂铭排列微往上斜。
种数顺序号(影写版):文7(4)b版右全张,46号位下边纸,红色种数顺序号为“4”,手写体,字形不规则,位于底竖齿孔左往右数0至2齿孔下、竖突出齿孔2齿下;
a版左全张,46号位下边纸,红色种数顺序号为“4”,手写体,字形正一些,位于底齿孔左往右数11至13齿孔下。
种数顺序号是“文”字邮票的一大创举,“4”表示该套邮票中的第4种邮票,通过种数顺序号设置位置不同,形状不同,可以区分a版和b版。
色标:文7(4)a版左全张,30号位右边纸,雕刻版黑色两根短竖线、两根短斜线色标;b版右全张,1至6至11号位左边纸,影写版8块黄色矩形渐变色标,下往上渐深,31至36至41号位左边纸,影写版8块红色矩形渐变色标,下往上渐深;
26号位左边纸,雕刻版黑色两根短竖线、两根短斜线色标。
雕刻色标双线组合从单线组合演变而来,丰富了雕刻色标的表现形式。规矩线(影写版):文7(4)b版右全张,4至5号位之间上边纸、49至50号位之间下边纸,“十”字对准线;a版左全张,1至2号位之间上边纸、46至47号位之间下边纸(参见图5),“十”字对准线。“十”字对准线的设置位置,可以区分a版和b版。
2.“唯发型”印刷机特征(印刷机自带的印刷日期号装置和印刷自动计数流水装置留下的记录)
印刷日期号:文7(4)b版右全张,48至49号位下边纸,玫红色印刷日期号,左往右读,为:“68 Ⅳ 9”,另“68 Ⅳ 2”“68 Ⅳ 4”“68 Ⅳ 10”。文7邮票分1967年10月1日、10月6日和1968年5月1日3次发行。
目前,文7(4)邮票印刷日期个人仅见,1968.4.2、1968.4.4、1968.4.9、1968.4.10,可以佐证文7(4)邮票分次印刷及早于1968.5.1发行日前印刷的事实,没有发现1967年的印刷日期号。印刷顺序号:文7(4)b版右全张,47号位下边纸,玫红色印刷顺序号,左往右读,为:“60455”。
3.打孔机特征(经专用的棋盘式打孔机打孔后留下的产物)
文7(4)b版右全张,6条竖齿孔,上边纸突出2齿孔,下边纸突出2齿孔;11条横齿孔,左边纸突出5齿孔,右边纸突出5齿孔。
4.检验成品号特征(经检验员检验后手工打码留下的记录)
文7(4)b版右全张,1号位上边纸,蓝色检验成品号,宋体,左往右读,为“59 098”。
文7(4)《沁园春·雪》邮票面值8分,为当年国内平信邮资。因《沁园春·雪》于1936年2月6日作于陕西清涧县黄河岸边的高家派村,故笔者认为其最佳原地邮局为:陕西清涧县高杰村所(邮政编码:718306),但不知当地是否有“山舞银蛇”纪念邮戳,如果没有,建议刻制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