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流动的文化,打造运河的“国家名片”。2025年7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大运河金银纪念币,该套纪念币包含1枚150克长方形金币和8枚30克长方形银币。其中,8枚银币分别展现了大运河流经的8个省市,首尾相连,似一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描绘出大运河的宏伟面貌和流经各个河段的独特风采。
一枚银币:诉说河南千年运河史
河南是隋唐大运河的源头和核心区域,河道路线长、流经古都多、运河遗产丰富。在大运河·河南30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的设计中,以河南洛阳洛河为主景,衬以回洛仓、定鼎门、开封北宋州桥石刻壁画、隋唐洛阳城平面图等,并刊“大运河·河南”字样及面额。
大运河·河南30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设计图稿
整个币面设计别具巧思,画中有画、古今相映、层次分明。整体看,河道装饰线条将币面分割为上、中、下三部分,上、下两部分以简约的线条勾勒出古代运河两岸的繁华及重要的历史见证;中间银币本色部分的河道装饰线条蜿蜒流畅,与其他7枚银币组合在一起,宛若一条流动的河面,与上、下镀金和镀黑部分组合,好似河流的两岸风景。
纪念币背面中部图案与洛阳洛河实景对比
实景图来源:央视新闻
细细端详,币面中间刻画的正是一幅如今洛河及其两岸的写实画面。一千多年前的河道在今天仍然滋养着运河两岸的人民,运河两岸交通四通八达、树木繁茂、高楼林立,整体和细节紧扣运河主题,而币面近景处,屋顶如帆船连绵起伏的建筑就是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收藏了大运河相关文物近400件(套)。
纪念币背面右上部回洛仓复原图
回洛仓实景图
图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众号
币面右上方的粮仓就是著名的回洛仓,回洛仓是隋炀帝在洛阳设置的“国家粮仓帝,每个仓窖可以储存约50万斤粮食,整个仓城可以储粮最多可达约3.85亿斤。据史料记载,回洛仓储存的粮食到唐朝时期还没有吃完,从侧面说明这个粮仓确实大得惊人。
纪念币背面左上部隋唐洛阳城平面图(中央镀金部分为穿城而过的洛河)与隋唐洛阳城城址复原平面示意图对比
城址复原平面示意图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众号
左上角是隋唐洛阳城的平面图,币面刻画细致入微,一条洛河穿城而过。隋唐洛阳城是当时全世界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是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运发达。《元河南志》中记载:“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从币面上可以看出,整个城市规划整齐,区域布局错落有秩。隋唐洛阳城设计理念与建筑形制在中国宫城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奠定了中国宫城的基本格局。
纪念币背面下部洛阳定鼎门图案与实景图对比
实景图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众号
纪念币背面中下部的开封北宋州桥石刻壁画与州桥石壁浮雕复原图对比
复原图来源:顶端新闻
币面下方正中的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门,也是隋唐时期西通长安,南通江都的要津。定鼎门后方的壁画,则是开封北宋州桥石刻壁画,这些石刻壁画证实了汴河漕运枢纽的繁荣程度,壁画中仙鹤与海马的组合突显了宋代“天人感应”的祥瑞观念,运河银币也把这样的祥瑞呈现在了观者面前。而这些历史层层积淀,也无一不诉说着河南的运河史。
一条运河:承载古今交响
当时隋唐大运河的盛景(运河通,物产丰,运河盛,国家强)
一条洛河承载着河南运河的厚重历史。战国时期,洛河史称巩洛或清洛,是黄河的一条重要支流;东汉末年,曹操在此遏淇水入白沟,开通区域性的白沟运河……这些早期运河为隋唐大运河的全面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隋炀帝时重开永济渠,所谓“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唐宋时期,河南运河达到鼎盛。运河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获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昔日舳舻千里、万船云集的大运河,如今正成为一条承载古今的文化河、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河。
一脉相承:千年遗产焕新生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繁荣兴盛的历史见证,更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国家高度重视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沿河两岸也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大运河金银纪念币的发行,不仅为集藏爱好者提供了一套精美的纪念币,也是对历史遗迹的再现,更成为传播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当收藏者手持这枚大运河·河南30克银币,触摸到的是运河的千年脉搏,感受到的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活力。
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公园
图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围绕“大运河”这一独特IP,河南不断推进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的建设,大运河遗址的发掘和保护也不断有新的进展和成就。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一侧坐落着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收藏了大运河相关文物近400件(套),游客络绎不绝,成为公众感知大运河悠久历史与丰厚底蕴的又一城市地标。展馆还利用当代数字技术,参观“一粒米的漕运之旅”的游客可沿着脚下数字屏上的运河走向,身临其境的体验一粒米从征收、运输至到达的全过程,充分展示了运河漕运的巨大作用和功能。最后“城与运”,将隋唐大运河沿线的一个个城市串联起来,生动展现城市与运河的千年邂逅。
大运河·河南30克银币雕刻师正在进行币面细节的调整和完善工作
大运河·河南30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是这套大运河金银纪念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套珍品中一颗璀璨且不可或缺的中原明珠。当观者将这枚银币置于掌心,看到的是洛河的波光粼粼,回洛仓的雄伟壮观;感受到的是曹操遏淇水入白沟的雄才大略,隋唐漕运船队的千帆竞发;展望到的是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重要指示指引下,古老运河在新时代焕发的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