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大学校长收藏中国古锁 曾为伦敦老太隔洋开箱

[日期:2007-05-29] 来源:  作者: [字体: ]
    许多人有搜集稀奇古怪物品的习惯,台北大叶大学校长颜鸿森爱收藏“锁”。他说,过去十多年,在世界各地寻找中国锁,几乎到“倾家荡产”的地步。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颜鸿森曾带领一个研究生研究中国古锁,并发表论文,是全世界唯一对中国锁进行学术研究的师生。

    颜鸿森搜集了八百多个中国古锁,总共花约新台币两百万元,其中十多个锁有一千年以上历史。“有阵子我几乎走火入魔,企图搜集全世界的中国古锁。”他说。

    自一九八零年起,颜鸿森在成大机械系任教,开任何锁都不困难。今年二月起,他担任大叶大学校长,计划将自己的收藏搬到大叶大学展示。

    颜鸿森在美国肯塔基大学读硕士、普渡大学读博士时,指导老师分别收藏欧洲宫廷家俱、秤,让他下定决心,人生一定要有收藏。但他只是一名学者,他设定收藏品不能太贵,而且要跟机械有关。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时,颜鸿森从台南到台北出差,在台北火车站天桥上看到一把锁,当下认为“这就是我要的”,花了二百五十元买下,成为他搜藏的第一把锁。

    一九九○年,颜鸿森在上海买了一把锁,但之后的一周,他始终打不开。回台湾后,他读幼儿园的小孩把锁拿来玩,一下子就打开了,“当下我自尊心很受伤”。从那时开始,颜鸿森下定决心好好研究中国古锁。

    “中国锁上面有一些文字及图样,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文化。”颜鸿森举例,有的锁上有“状元及第”字样,呈现当时社会价值观;妇女腰间有把锁,代表已嫁人。锁孔“一”字形是平民用锁,“吉”字形是当官的人用,“士”字形是士大夫用。

    颜鸿森对锁的研究已世界知名。两三年前,英国伦敦有位老太太将收藏的中国古箱子拿出来整理后又锁起来,却不小心把钥匙放在箱内。

    老太太从网络上知道颜鸿森是中国古锁专家,写电子邮件向他求助,并将锁形状、锁孔样式拍照寄给他。颜鸿森研究后,打造了一把钥匙寄给这位在伦敦的老太太,顺利将箱子打开。

    据悉,颜鸿森指导的学生黄馨慧也以《古早中国锁具弹簧机构的设计》为论文,取得博士学位,现任昆山科技大学助理教授。
 
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王刚冒雨现身深圳 与市民们面对面话收藏
下一篇:[邮币]关于文12"毛主席去安源(油画)"邮票(贴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