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福建铜元兴衰

[日期:2007-06-17]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甘丽芳 [字体: ]
  清光绪末年福建制钱缺少,不敷周转,严重影响商业的正常运转,闽省政走投无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二十一日,闽浙总督许应马癸只好向清廷请求福建兼铸铜元。同年10月5日,清廷朱批所请,是年福建官钱局始铸“光绪元宝”铜元。
    福建官局开铸的光绪元宝铜元,正面中央珠圈内刊写“光绪元宝”四字,正中用满文刊写“宝福”二字,上方刊写“福建官局造”五字,下方纪值“每枚当钱×文”字样。背面珠圈内铸大清蟠龙图,上用英文刊写局名,下用英文纪值。面额有五文(重一钱)、十文(重二钱)、二十文(重四钱)等,其中当十铜元数量最多流通最广,而五文、二十文数量少,传世二十文更少。
    福建官局始铸的铜元,其成色、重量均符合清廷规定,且花纹精致、轮廓精良,其花工艺技术名列全国之首,所以福建官局铜元的信用较高,每百枚当十铜元可与一圆银元兑换,每一百五十枚可兑换一两白银,一枚当十铜元可当制钱十四枚用。嗣后,由于过度追逐利润,随意减其成色,以劣铜为币材,掺杂使假,获“铜少而价大”的厚利,自毁信用,使铜元贬值跌价,致使“闽省币政坏尤于各省”。
    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大臣陈壁就弹劾了福建官钱局,奏请清廷裁撤了福建官钱局的东局和西局,只留南局,并改其厂名为“度支部造币闽厂”直属中央管辖。此后,福建所铸铜元剧减,逐渐走向衰亡。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艺术品收藏投资 不可错过的盛宴
下一篇:第十三届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23日在京举行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