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份,我出差到长沙,与往常一样,公事办好,照例要进书店,看邮市,找邮局。5月15日下午,漫步走进长沙街道的一个邮局,我最关注的是集邮专柜,有部分近邮首日封陈列,有当地集邮活动的纪念封,我最喜欢的是邮资封片,一问售货员说: “有,还有新来的呢”,边说边拿出数种邮资封片,其中有“北京第十四届法律大会”邮资片等几个品种,因我一直收集邮资封片,已有的不怎么在意,但对新来的特感兴趣,我拿起细看,“JP22香港中银大厦落成纪念”,邮资呈竖长条,倒也清爽漂亮,主色调为蓝色,左下方主图以海水衬映下的香港建筑群称得上美观大方,我很高兴,以每枚一角二分的价格买了二枚,因我收集邮资封片的习惯是,每个品种一反一正装册收藏,这样查找资料,欣赏全面省时省力。
两天后,5月17日乘上返程的火车,列车行进中,欢快的乐曲伴我而行,旅途中时而播出相声、歌曲,时而传来新闻广播,这些并未引起我多大的关注,但下面的新闻广播却让我楞了神:“邮电部紧急通知,香港中银大厦落成纪念邮资明信片因故停止发行……”因为列车上太嘈乱,我瞪着眼,支着耳朵想再听一遍,可始终未再听到,凭直觉我知道,我在很自然的条件下已购进了“珍邮”,车到济南,我买的报纸证实了我的看法。
时光一晃10余年过去了,我的“香港中银大厦落成”邮资片,仍静静地藏在我的邮册内,仅在1994年市搞邮展,我的邮集“十年JP试评说”,它随集展出,这10余年间,其身价增数万倍,集邮报刊,多次介绍报导有关资料、行情,并在全国山河一片红之后,又将其冠予“片蓝”美称,高潮时其价越六千超七千,并有刊称其过万是有把握的,但我始终未动心,它就确实价值万元,我也不卖,因为我喜欢的是邮资封片,我也喜欢我的“片蓝”,因为我的“片蓝”是因为某地提前出售而造成的错邮正面流失民间,它真实地记录了这一段邮史,尽管其后在1990年7月11日又补号发行“JP22第三十一届数学奥林匹克”邮资片,但事实已成为JP22片双胞胎发行,故在我的邮册内“片蓝”为JP22甲,其弟片为乙片。
大凡集邮者,对珍邮是心向往之,梦寐以求的,但是集邮者,一定要以平常心来看待珍邮问题,认真集邮,认真学习集邮,集邮也是一种缘,缘在其中,贵在坚持,每当看到有关“片蓝”的文章,我就想我与“片蓝”是一种缘,也有的朋友听我讲完“片蓝”的故事,很惋惜地说:“要是当初多买些多好啊”,不,当时的确是—角二分钱一张,也的确是不限量购买,我以二角四分钱购得二枚“片蓝”很知足了,也知缘了,要买一包它也就不可能做“片蓝”了。
说了这些还没说“片蓝”的贡献, 在“片蓝”之前,邮资片一点不紧张,随地可购,就是在北京、上海新JP片上市,邮局还做出纪念戳,售片同时购片可免费盖用纪念戳,甚至有些地方,买当地纪念邮品还要搭售纪念邮资封、片,从“片蓝”以后经十数年考验,纪念邮资片,物美价廉,实实在在不打折,唯此贡献,只有“片蓝”。同时因提前出售“片篮”,许多有关责任人受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