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产的奥运贵金属纪念品的生产工艺、防伪技术都与人民币的含金量相当,与人民币同出一厂,它们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准,也是世界一流的技艺,中国再没有第二家企业的技术能与之相媲美。”说到这句话时,一直微笑着接受采访的张数沧表情严肃,一如他25年以来的工作状态。
在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办公室里,极少接受媒体采访的中钞国鼎董事长张数沧为记者细数起关于奥运收藏的故事。问其为何破例,张数沧把常挂嘴边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我们靠收藏者而存在,不能伤害生存的土壤”。在奥运收藏最火热的时候,他不但希望收藏者了解奥运藏品的价值,更希望他们抱着理性的态度进行奥运藏品投资,并且提高鉴别真伪的意识。
一张“黄金通行证”,保奥运藏品价值
张数沧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副总经理,中钞国鼎(北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如他所言,“印钞造币”这几个字本身就是一张最有力的市场通行证。确保国家货币的安全生产、军事化的纪律、中国最严密的数字管理制度、一枚、一张都不可出差错的任务……这个国家法定货币生产企业,负责制造承担历史使命的奥运贵金属纪念品,也正是因为这种内涵的份量,助力奥运贵金属纪念品的价值一路飙升。
奥运会特许纪念币、章的生产是奥组委市场开发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2003年,为了确保奥运贵金属纪念品顺利地研发生产,央行批准印钞造币总公司成立子公司---中钞国鼎(北京)投资有限公司,张数沧被任命为公司董事长。张数沧与奥运的距离瞬间拉近,“奥运收藏品把奥运会激动人心的场面和人类的奥运思想都结合在一起,要把这样美好的记忆集中在奥运制品上,必须设计最好的题材、把握最佳的推出时机,才能确保收藏价值最大化。”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中钞向奥组委递上了许多设计方案。从奥运旗帜交接纪念章到北京奥运金、银条、吉祥物纪念章、吉祥物运动造型纪念章……每一次新品上市,无不引起狂热的收藏热潮,收藏市场上,奥运藏品的价值更是随着奥运临近节节高升。
吸取邮票市场教训,人民币车间产出奥运精品
“能不能帮我把五组奥运金都留下来?我想买全套!”去年发行北京奥运金(第三组)的期间,张数沧接到了几十个这类想“走后门”预定的电话,有朋友打来的,也有老客户的委托。
这样的狂热缘于这批奥运贵金属纪念品的价值,分批发行的五组“北京奥运金”炙手可热,如果收藏组成完整的一套,更是价值不菲。面对日渐繁荣的奥运收藏市场,张数沧欣喜之余却很冷静:即使需求再大,为了保证奥运藏品的投资价值,必须严格控制发行量。
“中国邮票市场一度出现过以‘猴票’为代表的狂热,然而正是因为发行量未加控制,导致邮票收藏走上下坡路,甚至后来要通过回收销毁来控制流通量,我们必须吸取这个沉痛的教训。”张数沧说。
“所有的产品都受奥组委计划控制,不能多一枚,也不能少一枚,如果生产泛滥,就是对收藏者的不负责。奥运纪念产品不是大批量生产,而是一枚一枚做出来的,我们的造币员工用心打造了每一款奥运贵金属产品。”
“以造币工艺铸奥运精品”,这是张数沧在公司内部提出的口号。造币的严谨度无与伦比,奥运贵金属产品防伪技术尤为重要,经过严密的论证,一些人民币防伪技术已经运用到奥运特许商品上。生产奥运贵金属产品的地点正是隶属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上海、沈阳、南京等几大造币厂。这几家造币厂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沈阳造币厂至今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袁大头”、“十二生肖纪念币(章)”等知名的币、章都产于此地,几十年后,正是在相同的车间里,一件件珍贵的奥运藏品诞生了。
传承奥运精神,望推更多奥运精品
怎样的收藏品更有价值?张数沧说,贵金属纪念品的题材、时效性直接决定着它的价值,从奥运贵金属纪念品发行工作开始,奥运旗帖交接、吉祥物福娃等奥运纪念币(章)的设计都与奥运的主题紧紧相连。谈及此问题,他也向记者透露,一系列奥运贵金属纪念产品正在中钞国鼎的生产计划中,不过此刻还在等待奥组委审批。
“我个人对奥运的最大期待是感受体育的进取,奥运贵金属纪念品可以最好地记录和传承这种精神。”他说。
防伪打假,目前的最大课题
与奥运收藏市场一同“火”起来的,还有仿冒品的猖獗。这也成了张数沧此刻面临的最困惑的问题,因为它不但影响了公司的市场利润,还对收藏者的利益形成了很大威胁。
他曾亲眼见到仿造的奥运纪念产品,“猛一看外表相似,但如果仔细查看防伪标识,很容易看出破绽,只要有这种意识。”他提醒收藏者,仿冒品一文不值,消费者一定要到正规的经销商处购买,并学会一些鉴别真伪的知识。“好在这件事已经引起了奥组委的高度重视,现在公安、工商部门都在积极配合。”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