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影像收藏:国人玩得起的顶级艺术品

[日期:2007-07-24]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字体: ]
 

温斯顿·丘吉尔 尤素福·卡什1941年摄
     这张照片为存世量极少的由卡什亲笔签名的原作。

 

  迈克尔·乔丹 马克·豪斯1985年摄     

这张照片珍贵之处在于上面不仅有摄影师马克·豪斯的签名,乔丹本人的签名,还有制作这幅作品的暗房大师杰克·莱布的签名。 

   近年来,中国收藏家开始涉足国际收藏市场,但天价的国际顶级艺术品,常常让大多数本土的收藏者望而却步。而刚刚起步的影像艺术收藏因其相对较低的价格,为收藏者提供了一个收藏国际顶级艺术品的可能。

    与国际顶级油画动辄上千万元的价格相比,影像更符合中国收藏爱好者收藏国际顶级艺术品的承受能力

    6月25日,在2007年的华辰春拍中,由国际摄影名家卡什拍摄的成名作《温斯顿·丘吉尔》,以22元的价格拍卖成交。

    几个月前,北京蓝堡影天国际艺廊出资300万元,购买了一套比较全面地展现了美国风光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的艺术风格及精湛的制作技巧的美国西部自然风光黑白大画幅经典原作,这些照片是由大师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亲手制作的20×24英寸照片。

    在华辰春拍的影像专场上,上拍的21幅国际摄影名家的作品中,有一半作品拍卖成交,成交额达54.23万元。这些国际名家名作在中国成功拍出,肯定了中国影像拍卖市场的巨大升值和发展空间。

    此次春拍是国际知名摄影师的作品第一次规模性地进入中国的影像艺术收藏市场,包括上面说到的摄影大师尤素福·卡什1941年12月为温斯顿·丘吉尔拍摄的照片,它是世界艺术史、摄影史上最著名、最重要的影像;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及最著名的街头抓拍大师亨利·布勒松的作品《河边》;日本著名摄影师久保田博二的作品《日本小孩》;《人体》影调丰富细腻、意境深邃,其摄影师爱德华·韦斯顿被称为“摄影界的毕加索”;系列作品《哈瓦那》出自著名摄影师伯特·格林之手,他是玛格南的第一位美国人会员,曾二度任玛格南图片社会长;《齐斯提尔尼诺》和《罗幕小路》则是日本摄影艺术学会会长原直久的作品,他是著名的大画幅摄影家,执著于使用高品质黑白摄影技法来记录和见证欧洲都市风情;上拍的作品中,还有开始对中国报道摄影发展产生影响的法国当代摄影师伊夫·热利的作品

    拍品《温斯顿·丘吉尔》为摄影师亲笔签名的原作,存世量极少,这幅影像收藏领域的珍品,在中国市场目前的成交额仅为22万人民币,与国际顶级油画动辄上千万元的价格相比,影像显然更适合中国收藏爱好者收藏国际顶级艺术品的承受能力。

    华辰影像拍卖专场,在收藏市场激起波澜,也为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开启了国际化可能。不难发现,影像是中国最有条件去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艺术品收藏品种。

    国内的老照片收藏虽然刚刚起步,但收藏者却在不断增加,很多有眼光的企业家亦加入其中

    “在我们开始组织2006年秋拍后,国外就有人士来跟我们联络,他们希望能够在中国的拍卖场上发现更多、更重要的中国影像作品,把它们推向国际市场。同时他们也希望把国际摄影大师的作品推荐到中国市场。”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说。

    究其原因,影像艺术从器材使用到创作方法、基本的制作技术要求、欣赏习惯等等,都最接近无国界化;影像生产、创作和解读的国际标准也趋于统一。同时,由于影像艺术在创作理念、制作手法和技术规格等方面更具国际性,中外的影像艺术创作和鉴赏更容易沟通和融合。

    其二,中国影像收藏市场的启动与国际基本同步。国际影像艺术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启动之时,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恢复之时。随后,中国当代艺术品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价格高起,也带动了中国影像作品的价格高起。这两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的扩大,“中国概念”越来越受到西方人的关注,出现了国际范围的中国影像艺术收藏热,收藏中国照片的人大量增加了。

    这里不妨以老照片的收藏市场来说明问题。据中国老照片网创办人仝冰雪介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系统出版了有关中国早期影像的书籍,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早期老照片的关注,欧美很多博物馆有专门的中国老照片的收藏,民间中国老照片收藏家也越来越多了。

    在西方的拍卖会上,同时代、同样题材、同样品相的照片,中国题材一般是欧美照片价格的十倍,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摄影技术普及较晚,早期照片拍摄少、存世量少。比如在西方很普遍的银版照片,由于存世量大,一般只有几十到几百美金一张,但去年巴黎拍卖了一批中国早期的银版照片,品相不太好,竟然卖到了两万多欧元。

    在国内,虽然老照片的收藏刚刚起步,但收藏者却在不断增加,很多有眼光的企业家亦加入其中,同时,各种民间摄影博物馆的筹办也给老照片的收藏加了一把火。近年来,老照片的人气更是一路飙升,国内价格明显高于国外市场。于是,国际摄影大师的名作出现在中国的拍卖场上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些国际摄影名家为了提高在中国的知名度,不惜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入主国内拍卖会。

    华辰07春拍中,甚至出现了估价高达150万元、在目前中国内地拍卖的估价最高的摄影作品。这张照片是美国著名人像摄影师马克·豪泽于1985年为美国篮球巨星乔丹拍摄的肖像。照片的正面有乔丹和马克·豪斯的亲笔签名,背面则有该照片制作人、著名暗房大师杰克·莱布的签名。同时拥有三位重量级大师的签名为全球惟一,使得这幅照片身价倍增,此前为美国私人收藏。

    与此同时,一些名家为了通过拍卖来提高自身在中国的知名度,打开中国的影像艺术收藏市场之门,更是不惜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入主07华辰春拍。在巴黎的影像收藏市场上,伊夫·热利的收藏级照片的价格约为四千欧元(约合四万元人民币),他拍摄的“南非黑人的白化病儿童”的荷赛获奖照片《无题》,曾经被贝纳通公司选中做成广告牌陈列于纽约时代广场达数月之久,在07华辰秋拍上,最终以2.2万元成交,他所看重的是中国影像收藏市场的机遇和潜力。

    亲临华辰07春拍现场考察中国影像收藏市场的美国联系图片社总裁普雷基,对中国这个新兴的市场十分兴奋,但他也表示目前中国市场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同比价格。“华辰引入国际影像,让中国藏家了解国外影像市场,了解国际顶级影像藏品的价格,将为建立中国影像的价格指数提供很好参照。”华辰影像部经理李欣如是说。

    与06秋拍相比较,07春拍的境外委托人和竞买人都出现了超过100%的增长,甚至出现了东南亚买家准备将所有低于万元的传统银盐收藏级制作的照片如数收入囊中的情况,这都证明了当今中国影像收藏市场的火热。因此,中国的影像拍卖市场能够引起国际上如此广泛的关注,也是偶然中的必然了。

    用中国影像拍卖的首创者、华辰拍卖总经理甘学军的话来说,“当其他的中国艺术品门类的拍卖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还不能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时候,影像艺术则依靠其与生俱来的特质后来居前,直接地面对国际市场。这是中国其他的艺术品拍卖门类无法涉足、无法操作的,这是影像拍卖直面国际市场的先天优势。”

    中国影像收藏愈热 摄影作品走进交易殿堂

    去年,在伦敦苏富比秋拍卖会上,摄影师王庆松的《跟我学》摄影作品,被收藏家以31.84万美元拍走。这足以令中国摄影界咋舌。

    去年岁末,令中国摄影界瞩目的北京华辰秋季影像艺术拍卖专场在京正式开拍。132幅时间跨度达近百年的中国现代、当代摄影作品首次成规模地走进拍卖市场。心情振奋的中国摄影人将本次拍卖誉为“中国影像行业第一拍”。

    这标志着近年来曾作为艺术品拍卖“点缀品”的纪实摄影作品有了自己的交易“殿堂”,这也使无数摄影师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带来一定商业增值的期许,如今在家门口就有了实现的平台,可以说,华辰秋拍为沉寂已久的中国摄影作品收藏市场平静的湖面投下了有力的一石。

     纪实影像作品受藏家青睐 《大眼睛》拍出高价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专电(田莉莉)华辰2006年秋季拍卖会推出的国内首个影像作品拍卖专场日前落下帷幕。132件拍品最终成交81件,总成交额为240多万元,大部分拍品超出原来的预估价。拍卖前备受关注的《希望工程——大眼睛》最后以30.8万元成交,成为影像作品专场成交价最高的单幅作品。

  从拍卖会结果可以看出,纪实性影像作品颇受国内藏家青睐。袁毅平拍摄于1961年的《东方红》起拍价为4000元,经过数十回合的竞拍,最终以4万元落槌,加上10%的佣金,最终价格为4.4万元。翁乃强的《回放之一》,经过十几轮角逐,最终以22.55万元成交。著名摄影家侯波、徐肖冰此次入拍的10件作品,均以超出估价数倍的价格成交。摄影家徐勇的《雨中胡同》则最终以11万元成交。

  华辰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甘学军介绍说,当天拍卖的130多幅影像作品中,以记载重要历史事件、社会变迁的纪实性影像作品居多。因为国内收藏家比较注重照片内容的历史意义,记录历史题材或时代的作品更容易被认可。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哈利·波特邮票
下一篇:最受追捧的两个变形金刚玩具系列(组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