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钱币拍卖——珍品价格稳步攀升(组图)

[日期:2007-07-27] 来源:  作者: [字体: ]
 经济日报  顾凯来 
 
    相较于拍卖价格动辄数十万或数百万元的油画雕塑与古代字画来说,钱币一直是所谓的“大众收藏”。过去即使是在大型拍卖会上,一般钱币拍品的成交价也就只有几百元,一些稍珍贵的品种也不超过数万元。但近年来钱币拍卖市场却表现得相当抢眼。在前不久的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邮品钱币铜镜”专场拍卖中,一枚1929年的壹圆银币金质呈样试铸币就拍出了616万元的惊人天价,这不仅刷新了中国钱币拍卖世界纪录,也使买方市场看到钱币投资的潜力,“大众收藏”同样是大有可为的。

    此次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钱币部分总成交额高达5595万元,创下国内钱币类专场历史最好成绩。引人瞩目的是一枚1929金质呈样币、一枚“金代天眷通宝真书折二”钱币和一张“宣统辛亥年陕西官银钱号拾两”纸币,它们分别以616万元、134.4万元和69.44万元成交,依次刷新了中国钱币、中国古钱币、中国单枚纸币拍卖成交价的3项世界记录,显示出珍品钱币拍卖盛况。在北京诚轩邮品钱币拍卖专场上,成交额共达到了24876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350多万元增长近一倍。一枚1916年洪宪纪元飞龙银币金质样币以253万元成交。另一枚1914年壹圆金质样币则以231万元成交。这些都显现出珍稀钱币备受投资者追捧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中等价位、品相完好的近代银币,出现了一波新行情,如“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反龙版样币”以18.7万元成交,涨势强劲。此外,银锭部分,近两年也出现翻升数倍的高热度,市场后势亦相当看好。一块“1838年—1850年道光年铸足纹银饼”在中国嘉德以44.8万元成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回顾近几年的钱币拍卖,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新买家的涌入,各种拍品都出现了明显的增值趋势。珍稀藏品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具备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的珍品也成为买家关注的焦点。因此,只要是精品、珍品,就能引起买家的追逐,不仅成交相当活跃,而且升值潜力也十分可观。但专家提醒,早期钱币的品种繁多,价格通常较高,且品相良莠不齐,收藏投资者在买进时还须谨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金代天眷通宝真书折二”钱币以134.4万元成交。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宣统辛亥年陕西官银钱号拾两”纸币以69.44万元成交。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警惕钱币新伪品
下一篇:谈谈熊猫银币的辨伪识真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