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1月12日,国民党当局以“焦土抗战”为由,未事先通知居民,即令长沙警备第4团于当晚11时35分在全城纵火,先从南门口、碧湘街烧起,接着坡子街、西长街、 天心阁、太平街、文昌阁、顺星桥、小吴门、稻谷仓、经武路,最后国货陈列馆先后起火,全城一片火海。
当晚地处西长街的湖南省邮政管理局和太平街、碧湘街、织机巷三处堆栈以及1、2、3、4、8等五个支局的邮政工作人员,奋不顾身,进入火海,抢救票款、票据以及各种邮件,其间有98位邮局工作人员在此“文夕”大火中不幸殉职,此次被焚邮件35200多袋,其中挂号信件大约4万多封。被烧掉邮票约160多万元,还有印花税票约3万多元。
11月18日,大火渐渐熄灭,全城一片废墟,街头断墙残壁,死伤遍野,啼饥号寒,惨不忍睹。在此情景下,邮局工作人员冒着危险进入一些尚未完全烧毁的邮局,连夜奋战,清理邮件,到11月28日止,共清理出尚可辨认地址邮件约5800多封,经请求有关当局,在信封上加盖:“劫后邮件,内页有损,特告用户”。这些劫后邮件仍由投递员寻找收信人,但由于街道被毁,门牌不在,收信人生死未卜,大量信件只好仍退回留存,岁月沧桑,人事更换,这些信件,由于无人认领,也就没有了下落。
发现留存下来的仅湖南已故老集邮家雷通鼎先生保存一封,雷先生当年在湖南省建设厅任工程师,长沙大火时,雷先生正好到怀化视察工作,回来后,办公室已七零八落,惟有这劫后信件仍在风雨飘摇之中插立在木柜内。雷先生从小爱好集邮,庆幸这封信未被取走,当即小心地保存。为什么建设厅未被完全烧毁呢?因为建设厅办公室设在中山路国货陈列馆三楼(即现在的中山路百货商场)。当年的国货陈列馆有五层楼,在那时是长沙全城惟一高大、宏伟、结实的高楼,大火一下子烧不完。大火后,此楼仍巍然屹立,故投递员来到三楼,发现建设厅仍在,乃将此信留三楼木框内,否则此信也是难以保存至今,真乃天意也。现雷老已不幸辞世,此珍贵之封今又在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