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流通纪念币的“纪”、“通”

[日期:2007-08-24]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一般我们把纪念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非流通纪念币。这类纪念币自1980年开始发行,至1984年停止,一共发行了4套21枚,面值全部 为1元,材质为黄铜,发行总数仅4万枚,再加上人民银行大多精美密封装帧后向全世界发行,国内留存数量屈指可数。
  1984年以后,人民银行已停止生产和发行新品种,但它的升值功能没有停止。截止目前,这类纪念币平均升值率已超过了400倍,预计今后仍将会继续升值。
  第二类是流通纪念币。自1984年10月1日首发至今,共发行了26套38枚,面值有l元和平共处角两种,目前 平均升值率大约在50倍左右,其升值率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国的纪念币,居世界第一。此类纪念币今后是否 永远以高倍率独立于世界各国纪念币之上,国内钱币界颇有争议,说法不一。
  第三类是特种流通币。自1993年6月15日第一枚珍稀野生动物大熊猫币问世以来,特种流通币已发行了8枚, 每种发行量均为600万枚,面值都为5元,材质为紫铜。目前,每枚平均升值率大约在9倍左右,在所有纪念币 中升值幅度最小。
  由于这类特种流通币的发行数量合理,其中三分之—又发行在国外,国内发行仅400万枚左右,且10种为1 组,可成为独立的套系,是一种无时代性影响的观赏币,潜在的功能超过了流通纪念币。虽然它的升值率与世界各国纪念币的升值率相比,还是属于比较高的,但它的收藏投资风险远远比国内流通纪念币要小得多,因此在新一轮收藏投资热潮面前,特种流通币被充分看好。惟一令人感到头痛的是,当前特种流通币的非法伪品比 流通纪念币多,而且鉴别难度也大于流通纪念币,作伪者用电子开模的;高科技手段胡作非为,铸出的伪品几可乱真,如果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蒙受损失。

                                                                                                                                                                                                                                                                           来源: 国际金融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巴乔致中国球迷的一封信
下一篇:第一套金属流通纪念币的收藏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