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古钱币收藏中的常用名词

[日期:2008-04-06] 来源:  作者: [字体: ]

来源:CT传媒网

实物货币----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最初的货币形式,是商品间接交换的一般价值形态的体现,最初被固定在某些特定种类的商品上.在中国,大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牲畜,龟贝,农具等实物货币.商夏周时期是中国实物货币发展的鼎盛期,同时也是衰落起,这时期的实物货币主要由布帛,天然贝等来充当. 

  金属称量货币----一种具有货币价值形态的金属货币,简称“称量货币“.这种货币往往被熔铸成条块等形状,具体使用时或被切割成一定的大小,通过称量其重量和鉴定成色来确定价值,在商品交换中行使货币的支付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不具有面额价值,如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金版等.起先,称量货币由贱金属铜铁来充当,在长期发展中,金银等贵金属由逐渐代替了铜铁. 

  铸币----指被铸成一定大小,形状,具有一定的重量和面额价值,充当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属货币.古代铸币材料以铜为主,以后相继出现金银铸币.在中国,金银铸币的出现尽管比较早,但加入商品流通领域主要还是在近现代. 

  布币----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铲状货币的总称. 

  刀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齐刀,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 

  圆钱----圆形货币的总称,包括圆孔圆钱和方空圆钱两种.一般指后一种. 

  空首布----春秋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和耸肩弧足空首布. 

  平首布----战国时期铸布,包括(金斤)布,异形布,方足布,尖足布,圆足布等,主要流通于三晋和燕国地区. 

  金版-----既金钣,又称“印子金“.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黄金货币,形状又龟背形,长方形,方形等数种多出土于安徽,江苏,河南等地. 

  金饼----一般指汉代的麒麟金和马蹄金.是汉武帝时期的黄金币. 

  铢两货币----指中国隋以前铸行的以铢,两为重量单位,重量为钱名的货币,如半两,五铢等. 

  五分钱----西汉高后六年(公元前136年)铸,属于半两钱的一种. 

  三分钱----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铸,属于半两钱的一种. 

  白鹿皮币----西汉武帝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行的货币.汉武帝时,汉苑多鹿,就收集鹿皮做币材,以鹿皮方尺,缘以藻篑为币,直四十万钱,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因其作价太高,不久既废止.这种皮币在中国货币史上被视为纸币的滥觞,但不见实物. 

  白金三品----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行的银锡合金货币. 

  比轮----东晋时沿用东吴旧钱,大小轻重并行,大钱称“比轮“,形容其大如车轮. 

  小平钱----直一文的小钱,也称平钱,小钱,一般直径在2.4厘米左右,重3.5克左右. 

  折二钱----当两文使用的钱,一般直径在2.8厘米左右,重7克左右. 

  折三钱----当三文使用的钱,一般直径在3.1厘米左右,重10克左右.(其余如折四,折五钱,均依次上推) 

  大钱----(1).大面值的钱及大型钱的统称.(2).六朝时称标准大小的五铢钱为大钱,乃与剪凿小钱相对而言. 

  文----钱币的基本单位名称,一枚小平钱称一文. 

  贯----一千钱称一贯,又铸钱场所穿在钱孔中的方形竹木条也称贯. 

  缗----同贯,一千钱称缗. 

  小样----指钱径小于同类型钱者. 

  大样----指钱径大于同类型钱者. 

  面----钱币之正面. 

  面文----钱币正面的文字. 

  背----钱币之背面,又称幕.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钱币的一些小知识
下一篇:制纪念套币 马英九:不用搞得像登基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