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尼安德特人可能与现代人类“混种”

[日期:2007-01-21] 来源:  作者: [字体: ]

美国古人类学家对罗马尼亚西南一处洞穴中发掘出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分析后发现,它兼具现代人类和尼安德特人的特征,这表明数千年前,尼安德特人和迁徙至欧洲的现代人类很可能共存过一段时间,二者杂居并“混种”。

在德国境内尼安德特河谷,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山洞,洞内地势平坦,洞外荒草遍地,这就是远古人类尼安德特人的故居之一。尼安德特人属于早期智人,最先发现于尼安德特,以后在欧洲、非洲等地均有发现,统称为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大约生活在距今30万至20万年之间。其化石遗存比较丰富,主要有头盖骨和体骨等。根据现有的资料来判断,尼安德特人骨胳粗大,肌肉发达,但个子不高,男子只有1.55米至1.56米。由于身体较矮,脊椎的弯曲也不明显,因此他们很可能是弯着腰走路,跑步时身体略微朝向地面。尼安德特人头骨的特征是:前额低而倾斜,好像向后溜的样子,眉峰骨向前突出很多,在眼眶上形成整片的眉脊。尼安德特人的脑部已经非常发达,脑容量约达1230毫升。

尼安德特人使用较为进步的打制石器,过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这表明,当时的人类在同大自然界的斗争中,自身已有了较大的发展。

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在16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放射性碳测定年代显示,罗马尼亚发掘出的头骨化石至少距今3.5万年,甚至有可能超过4万年。该头骨化石与现代人类头颅的比例一样,但前额扁平、耳后骨突出、上臼齿巨大等特征又有别于现代人类,一般见于尼安德特人及其他原始人类中,但与尼安德特人相比,它又缺少了典型的粗大眉脊等特点。

研究小组认为,这些混杂的特征提出了现代人类进化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表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古人类某些特征很可能会在现代人类中再次显现,或在不同分支的融合、更替中,两个人种会有“混种”现象。

尼安德特人是“食人族”?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一项基于西班牙西北部尼安德特人骨骼的最新研究分析显示,4.3万年前他们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生活条件很恶劣,令人无法置信的是,他们竟是嗜食同类的“食人族”!

西班牙一处地下洞穴自从2000年开始挖掘之后,现已挖出大约1300具尼安德特人骨骼。目前,古生物学家们对其中8具尼安德特人骨骼样本进行分析研究,该研究将进一步揭示现代人类到达欧洲之前尼安德特人的生活状况。令古生物学家惊奇的是,在被撕碎的肢体骨骼上发现被砍切的迹象,这说明当时的尼安德特人很可能存在着互相嗜食。马德里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安东尼奥·罗沙负责此项研究。他说:“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尼安德特人存在着互相嗜食现象。我们从一些较长骨骼被折断的痕迹可以看出当时尼安德特人是为了吸食骨骼中富含营养的骨髓。”

同时,该研究小组还发现欧洲南部与北部的尼安德特人之间存在着差异,南部人的面部更宽、更平。依据罗沙的观点解释,这种形体上的差异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气候的变化,比如北部尼安德特人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他们为了避免直接呼吸寒冷空气,慢慢地发育成长鼻子。



察看原图  发送到手机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一元纸币上出现“提供性服务”广告
下一篇:男子已死10年却成被告 法庭认定其拒不到庭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