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梅尔达·马科斯还珍藏着与毛泽东的合影
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的夫人伊梅尔达·马科斯,除了出了名地生活奢侈之外,还被称为“铁蝴蝶”,她很善于利用自己的女性优势,在男性主宰的政坛和外交界自由周旋,这一招连连得手,中国的外交官、甚至国家领导人都曾接不住招。1974年6月,伊梅尔达在中国副总理李先念面前哭着要见毛泽东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第二年居然在宴席上调戏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令韩念龙夫人非常生气。
当时菲律宾还保持与台湾的外交关系,中菲两国尚未建交,但是已经有了建交的意向。菲律宾总统就派夫人伊梅尔达到中国访问,为其次年的访问作准备。当时毛泽东不在北京,接见她的只有总理周恩来和副总理李先念。见不到毛泽东的消息是李先念告诉伊梅尔达的。
据那一次担任李先念和伊梅尔达翻译的章含之回忆说:“我从未见过一位元首的夫人如此充分地利用她女人的优势作为外交手腕。当时我是翻译,坐在伊梅尔达和李副总理后面。夫人先是表示非常失望和难过,希望中方重新考虑。李副总理又一次说明并非毛主席不愿见她,而是确实不在北京,请她谅解。此时,伊梅尔达沉默了几秒钟,随即取出一方手帕,开始擦眼睛,继而听到她细微的抽泣。一时间,李副总理不知如何是好。伊梅尔达接着把她抹眼泪的手帕轻轻地抛到茶几的李副总理一边,不再说话,也不告辞。李副总理望着面前那方手帕,不知是不予理睬还是应当捡起来还给她。最后,伊梅尔达成功了,李副总理答应她再考虑毛主席会见的可能性。伊梅尔达此时破涕为笑,热烈握手后告辞。”
毛泽东那时虽然眼疾很重,但还是同意会见她,中国方面就用专机把马科斯夫人送到武汉会见毛泽东。
风韵犹存的伊梅尔达
马科斯1975年6月率政府代表团到中国访问。6月7日下午,马科斯到北京后仅有三小时,毛泽东便在中南海会见他。两人一见面,毛泽东便说:“咱们是一家人。”
当天晚上,周恩来会见马科斯和夫人伊梅尔达及其女儿,还有其他同来的客人。原规定会见时间只10分钟,但周恩来却与马科斯一家人谈了35分钟。马科斯很感动,问周恩来是哪一年出生的。周恩来说:“我是1898年出生的。” 伊梅尔达听了高兴地说:“你同我们菲律宾国家同一年诞生的。如果有人问我,我就说周总理同我国同岁。中国的周总理给我国带来独立。”三人听了哈哈大笑。
临走时,马科斯提出希望能与周恩来签署两国建交公报。周恩来说:“上一次同马来西亚签署建交公报后,我就住进医院了。” 伊梅尔达说道:“我相信这次签署建交公报后,你会出院的。”周恩来满足了客人要求。1975年6月9日,在305医院会客厅里,周恩来与马科斯签署了两国建交联合公报。
在访问结束前的告别宴会上,伊梅尔达更是出尽风头,她穿着的菲律宾民族服装十分高贵、典雅,倾倒了许多宾客。章含之在伊梅尔达那一桌任翻译,领教了她那女人外交的手腕。章含之说,虽然那时的中国领导人一般都很严肃,但不少人也禁不住对她说:“夫人,您今晚真漂亮!”
伊梅尔达向她旁边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推荐一种菲律宾冷菜,味道类似泡菜。韩念龙尝了一口,礼貌地说:“很好,又甜,又酸,还有点辣。”伊梅尔达微微一笑,回答说:“是啊!就像我们女人一样!”老外交家韩念龙可能从未遇到过这种对话,一时很窘迫,不知如何对答。韩念龙夫人在座,也是位老革命,十分看不惯,对章含之说:“这女人太不像话。我不陪她去小靳庄了!”后来,据说她果真拒绝了和伊梅尔达一同去天津。章含之说,伊梅尔达的外交手段看来是专门针对男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