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元朝西藏僧人盗掘南宋六陵 宋理宗头颅被制成酒器

[日期:2007-02-05] 来源:  作者: [字体: ]


宋理宗统治宋朝时间最长,却落得这个下场

  杭州建都,绍兴设府。绍兴仍是赵氏宗室的聚居地,宋室的宫学仍留在那里,所以将皇陵也确定在绍兴城东南35公里上皋山下的赵家岙里,取名“攒宫”。

  攒(cuan),聚也。意思是就近攒殡,攒集梓宫,等收复失地后再隆重归葬。这样,南宋9帝就有6皇葬在这里。葬于此地的6个皇帝是:高宗赵构永思陵、孝宗赵永阜陵、光宗赵淳永崇陵、宁宗赵扩永茂陵,理宗赵昀永穆陵,度宗赵棋永和陵,总称“南宋六陵”。

  最后三世:恭帝在位二年,被元朝统治者掳去北方,降为瀛国公,后剃发为僧,居甘州(今甘肃张掖)白塔寺。端宗在位二年,死葬广州新会南80里崖山。少帝赵昺祥兴一年(公元1278年)由抗元将领陆秀夫、张世杰等拥立于匈州(广州雷州湾外东海岛),不久迁崖山(广州新会县南)。在公元1279年2月元军进迫时,陆秀夫负帝投海。现深圳市赤湾有赵昺陵墓,辛亥年(公元1911年)曾重修,立石碑一方镌刻“大宋祥兴少帝陵”八字,两侧刻有“黄裔于今延宋祀,赤湾长此巩皇陵”的对联一副。

  南宋六陵呈十字形排列,永思、永阜、永茂三陵东西并列,南为永崇陵,北乃永绍、永穆 园陵。陵园建筑大体沿袭北宋上宫、下宫的规制,但其规模远不如巩县宋陵,既无高大的陵 台,更无精湛的石雕,加上累遭破坏,已是荒烟蔓草,道不可行,只剩下几个土墩和几块残破碑石。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西藏僧人杨琏真珈得宠于忽必烈,被任为江南释教总摄。他伙同演福寺僧允泽等人勾结宰相桑哥,对南宋六陵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盗掘。并准备建塔永远镇压,以示赵氏永远不得翻身。《辍耕录》和《癸辛杂识》记载了当时盗掘经过:至元二十二年九月,杨连真珈和允泽率部众蜂拥到来陵地,陵使罗铣竭力相争,不让开陵,允泽拔刀相逼,罗铣无奈大哭而去。这伙歹徒有恃无恐,先盗掘宁宗、理宗、杨后等陵。

  理宗在位30年,死后随葬财宝特别多,在撬开他的棺材时,有一股白色的气体冒散出来。理宗的尸体保存完好,栩栩如生,珠光宝气缭绕其身。棺底铺垫织棉,尸体用金丝网罩包盖着。歹徒将棺中宝物尽数取走后,又把理宗的尸体倒悬,撬出含在口里的夜明珠和沥取注入腹中的水银。不久,又接着盗掘徽宗(死于五羊 城。后接回灵柩,亦葬此)、高宗、孝宗、光宗诸陵。这次对南宋陵地的大洗劫共计达101处(包括后妃大臣墓),掠去随葬的金银珠宝有:徽宗陵的“马乌玉笔箱”、“铜凉拨锈管”,高宗陵的“真珠戏马鞍”,光宗陵的“交加白齿梳”、“香骨案”,理宗陵的“伏虎 枕”、“穿云琴”、“金猎晴”,度宗陵的“玉色藤丝盘”、“鱼景琼扇柄”;另有黄金1700两,白银6800两,钞116260锭。在毁陵盗物之后,尽将帝后骨骸弃之草莽之间,任其日晒雨淋。

宋理宗头颅被制成酒器

  时有绍兴人名唐珏者,年32岁,闻悉此事,激愤万分,当即变卖家产,备办酒席,邀约乡里少壮辈,酒至半酣,唐珏提议说:“今请诸位到来,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前往收埋先帝遗骨。如何?”当下有人说:“山上将官把守,虎视眈眈,事情一旦败露,如何是好?”唐珏又进而说明,用拾取荒郊兽骨放置莹地,以假乱真的办法。夜率众潜人陵地,用散在四周的猪羊骨殖换取帝、后遗骸,各以黄绢为囊装盛,并分别置上帝陵名号,装入木柜,私下迁葬于兰 渚山天章寺前(今绍兴兰亭附近),上植冬青树为记。逢寒食则密祭之。惟因理宗赵昀的颅骨特大,调换后易被杨党发觉,未敢更易。

  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等书记载:在唐珏收取帝、后骨骸后7天,杨琏真珈竟命人将理宗颅骨镶银涂漆,制成酒器,饮酒作乐。一说被制成“饮器”,用以盛元朝皇帝的便溺。又将布散于坟地的骨殖收集于临安故宫中,上筑高13丈的白塔压之,名曰“镇本”,取压胜江南人民之意。南宁杂事诗有云:“故宫忽见旧冬青,一塔如山塞涕零。领访鱼影香骨案,更从何处哭帝陵。”传说,此塔已在元朝时毁于雷火,“火燃三日而止”。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诏将元宫遗留下的宋理宗颅骨(酒器)归葬原陵,并从元章寺将其他五陵遗骸迁回攒宫,重建陵园,现可觅见的只有孝宗永阜陵、理宗永穆陵的享殿。理宗享殿额题为“过去佛”,两旁有“五季风颅昌正学,卅年泽厚育真儒”的对联,乃后人推崇理宗生前倡导理学之作。并造建碑座,刻石记事。同时在附近建立“义士祠”,以表彰唐珏等人的功绩。洪武九年,朱元璋曾又下令保护陵区,500步内禁止山民采樵砍伐,并设陵户二人,每三年香帛祭祀。抗战期间,绍兴沦陷,日军屯兵于宝山上,陵周古木被砍殆尽。

  吴人悲叹南宋的诗文颇多,清朝时人王居琼有一首《穆陵行》:

  “六陵草没迷东北,冬青花落陵上泥。黑龙断首作饮器,风雨空山魂夜啼。当时直恐金棺离,凿石通泉下深锢。一声白雁(“白雁”乃“伯颜”谐音,借指高宗朝奸相汪伯颜)渡江来,宝气竞遂奴僧去。金屋犹思宫女侍,玉衣无复祠官护。可怜持比月氏王,西汉时,匈奴压迫西域诸国,将大月氏国王的头颅作饮器。宁饲鸟鸢及狐兔。……百年枯骨却南返,雨花台下开幽宫。流萤夜飞石虎殿,江头白塔今不见。人间万事安可知,杜宇声中泪如霰。”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风俗业产业法》:日本性交易成合法产业
下一篇:道家思想主导床笫之事 汉唐时期开放的性风俗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