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高棉掌权阶级斗争不断 华侨讲华语会被处死
从1975年4月17日起,至1979年1月7日越军攻占柬埔寨首都止,历史上称为“民主柬埔寨国时期”,即红色高棉(柬埔寨共产党)执政时期。历时3年8个月。
仅一星期,近百万人的金边便成了一座空城
1975年4月17日,红色高棉占领金边,“安卡”(柬语是“组织上”的意思)军人进城了。人们从家里走上街头去欢迎,可是金边人发现,红色高棉军队中有许多不懂事的小孩,一些军官冷漠无情。市民头上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不久,广播喇叭响了,说是要立刻疏散到农村了,以避免美国飞机轰炸。当天中午,“安卡”派了一些军车来帮助撤退的人搬家,扶老人、小孩、孕妇上车,态度和蔼。到了第二、三天,他们不耐烦了,又吼又叫,连推带搡;一星期后,全城撤走了100万人,金边变成空城。
金边的市民,特别是华侨商人和家庭主妇,平时不干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华侨“老阿姆”(老妇人),还缠过小脚,很少行远路。这次可惨了。烈日当空,天气炎热,又饿又乏,有的一倒下就永远起不来了。
超大跃进,制定一系列残暴措施
柬埔寨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全国稻谷平均每公顷产量只能达到1.2至1.4吨。但红色高棉凭空订下高指标,提出“超大跃进”口号。1976年,民主柬埔寨政府订下全国稻谷增产指标是:每公顷单位面积产量3吨,1977年是3.5吨至7吨。为了达到这个指标,下级机构除了虚报成绩外,采取了一系列残暴措施:
(1)加强劳动强度解放初期成立互助组和合作社,社员劳动12.5小时,后来增至15.5小时。为了进行劳动监督,还设立了自行车游车队,到地头或家庭巡视,不准农民聊天或歇息,小病不准请假,大病起不来时才准告假。违者重罚。
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说什么15年实现全国现代化,1977年,农民可以10天吃一次甜汤,到1980年则是3天吃一次甜汤。可是,农民由每天的一顿稀粥、两顿米饭改为两顿稀粥,许多人饿死了。
(2)实行大食堂制度即改各家“单食”为集体“合食”。不准私人养家禽家畜和种树。一些农民饿得受不了,就只有到合作社果园和菜园里偷东西吃。如被发现,轻则罚绝食一、二天,重则处死。大食堂以敲钟为号,村民们争先恐后进食,过时挨饿活该。
“共产主义”:没有货币、配给婚姻、没收私人财产
越南胡志明主席逝世后,柬共领导人波尔布特想“创造性发展马列主义”,把柬共建成印支乃至东方最先进的党,使柬埔寨成为印支乃至全世界最先进入“共产主义”的国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红色高棉在其执政期间采取了荒谬的所谓共产主义的措施。
(1)无邮政、无货币、无商品的“三无社会”。柬埔寨没有邮政局,不发行邮票。私人写信得托熟人辗转递交,一年半载也不一定收到。波尔布特不许新柬币发行。既然无钞票,只好实行以货易货的原始交易办法,没有商品了。
(2)禁止自由恋爱、婚姻由“安卡”作主,实行“配给制度”。此举的理论基础是;党是全国大家庭的家长。既然把一切献给党,婚姻当然应由党作主。谁自由恋爱或男女同行有亲密之嫌者,就要在“生活会”上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服者就被批斗,因此,因爱殉情者不在少数。
起初结婚由“组织介绍”,后来发展到由组织按阶级成份及合作社社员等级“指定”。组织指定后得“绝对服从”,然后举行婚礼。每半年安排一次集体结婚仪式,仪式前的结婚配偶是绝密的。但是,如果是干部子女或亲属则可通过支部或党委的熟人“走后门”,分配到合适的对象。对退役的伤残军人,政府就分配健康的妻子去照顾他。我在柬埔寨曾访问过许多中年男女,对分配对象满意者极少。
由于人口死亡多,政府于1978年提出增加人口指标1500万人,当时全国只有400—500万人,于是强加“配对”之风更盛。
(3)没收私人财产。家庭的炊具、粮食,到了办“大食堂”时都上缴给食堂。先没收自行车、缝纫机,后来没收手表、戒指,说这些都是“资产阶级”的象征。其实,没收到的东西都给大小干部分用了。当官的有摩托车、警卫员,当个村长都威风凛凛了。
肃反扩大化:消灭散布“反党”言论的人和懒惰的人
红色高棉1975年掌权以后,阶级斗争的政治运动不断,且名目繁多,日益激烈。曾多次“清理阶级队伍”,知识分子首先遭殃。
“自由高棉”是美国豢养的企图颠覆当年西哈努克政权的部队,红色高棉掌权后,严加追捕,杀了不少人且殃及家属;对投降的朗诺部队也大开杀戒,决不优待俘虏。
1977年6月,红色高棉领导机构下达文件指出,国内外公开的敌人已被消灭,现在出现了“阶级斗争的新动向”,要特别注意两种人:散布反对党和社会主义言论的人,他们是反革命后备军;懒惰的人,他们是剥削分子的根苗。
1978年红色高棉竟公布《处理懒惰人法则》。这个法则规定犯下列错误之一者为懒惰人:无故不出工,迟到早退,磨洋工。处罚办法:第一次警告,罚吃粥两天。警告三次再犯者,罚停食三天,带脚铐劳动。再犯则处死。处死办法是用实心木棍或竹棍,乘其不备时重敲其后脑勺,然后推入土坑中或原始森林里。
其极端民族主义的表现是:杀害越南侨民;歧视华侨,不准讲华语,如在家里讲广州话或潮州话、海南话便被嫌疑搞特务活动,而被捕。
1978年在湄公河以东地区发生“3.23”事变,即反对波尔布特的兵变,同时肃反运动开始了。被指控的兵变幕后头子是柬共中央副总书记、东北军区司令索平。于是,波尔布特派兵去围剿他,索平被迫“自杀”。由此而“顺藤摸瓜”,大批高级军官逃往越南。曾是波尔布特通讯员、后被提升为师政委、师长的韩桑林、谢辛、洪森等人在越南成立了“柬埔寨人民革命委员会”、“柬埔寨人民革命党”、“柬埔寨人民共和国”,与红色高棉决裂。(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