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毛泽东与彭德怀误会溯源:从井冈山功臣被杀开始

[日期:2007-03-09] 来源:  作者: [字体: ]


  在长达三十年的岁月中,毛泽东与彭德怀一直是帅与将的关系,两人之间的合作是主流,毛泽东对彭德怀的倚重程度也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由于彭德怀误杀袁王和奉行王明“左”路线攻打赣州,造成毛泽东对彭德怀产生了一些嫌隙和误会。

杀害井冈山功臣

  1930年2月23日,井冈山的红军将领袁文才、王佐被湘赣边界特委以策划“军事阴谋”的罪名杀害。这是毛泽东对彭德怀心存芥蒂的第一个原因。

  当时,袁王部队有近八百人枪,战斗力与红五军不相上下。鉴于此,边界特委深知不借助其他军事力量是无法应对袁王队伍的。因此,特委书记朱昌偕与常委王怀,连夜报告彭德怀称,袁文才勾结反动民团,背叛革命,边界党有一网打尽的危险,必须抢先动手诛除袁王,请求红五军出手协助。

  彭德怀听后甚为吃惊,陈述了袁王不致于叛变革命的理由。朱、王以种种事实加以佐证,言辞恳切,后竟泣声陈词。这时,彭德怀不能不考虑了,因为按党内的隶属关系,红五军应受边界特委节制,于是未加深思,同意派第四、五纵队随朱、王出发。与此同时,边界特委伪造了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给袁文才的信,将袁王及其部属骗来,诱捕杀害。

  远在赣南的毛泽东听说袁王被杀,感到十分震惊,井冈山是他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而袁文才、王佐对这块红色区域的营建,有着不可抹杀的功劳。

  有分析认为,如果没有红五军的介入,边界特委是想杀而杀不了袁王的。而彭德怀不但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制止这场错误行动,反而派兵参与。因此,毛泽东把袁王被杀的主要责任记在彭德怀身上

  也有分析说,客观地讲,彭德怀对袁王的被杀,应当负有重要的参与责任。但整个事件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边界特委这些人与袁王已经矛盾日深,到了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程度,即使红五军不出兵参与,他们也要另想办法的。问题是向来行事果断的彭德怀,出于“挽救危局”的本意,一时考虑不深而卷入其中。

攻打赣州失利

  1932年春,红三军团、红一军团等部队,在赣南地方武装的配合下,自2月上旬起向赣州城发起围攻。经过四十天的苦战,四次爆破强攻,均不能得手。最终援敌罗卓英师开入城中,守敌深夜从两处坑道出击,袭占了红军部分阵地。红军不得不退出战斗,撤到赣县的江口休整。

  攻打赣州,实际上是贯彻王明“左”倾路线夺取中心城市,实现一省至数省首先胜利的军事冒险主义的结果,也是已经搬到赣南苏区的临时中央着手于阵地战、堡垒战、街巷战的一次演习。

  以毛泽东历来的战略观点和用兵韬略,对攻打赣州当然是持反对意见的。但在有关会议上,多数与会者表示坚决执行临时中央的指示,主张打赣州。

  临时中央否定毛泽东的意见,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即开始排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对红军的领导。而在事实上,从赣州会议起,毛泽东就开始大权旁落了。

  分析认为,既然毛泽东反对打赣州,而结果打了亦是以红军的失利告终,他就有责怪的理由了。毛泽东明白赣州的久攻不克,主要责任在于临时中央,但对执行命令担任攻赣前敌总指挥的彭德怀,依然有“王明进攻路线急先锋”之嫌。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毛主席风水考证纪实:智者心明可推而知之(图)
下一篇:中国人为何忘不了“日本鬼子”?(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