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小行星撞地球,中美两国危害可能性最大

[日期:2007-04-01]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中美两国面临小行星危害的可能性最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行星撞击地球的危害地图,图中红色为损坏程度

  据国外媒体3月28日报道,据一项初步完成的新研究称,中美是最有可能遭受未来小行星撞击危害的国家。在此首次量化各个国家的撞击效果中,瑞典也排在了高危险位置。

  科学家已经能模拟多年来的海啸、地震和小行星撞击的波及范围。但先前没有软件能对具体国家的人员伤亡进行定量预测。如今,研究人员结合电脑模型中的冲击效应和人口密度还有地理位置,产生了首个基于小行星撞击破坏可能性的全世界国家排名,国南安普敦大学的尼克-贝利主持开发此软件。其小组用模型来模拟小行星在地球各地的数千次撞击,得出了统计数据,并根据各个国家所受撞击的严重程度和次数来进行排名。

  他们认为,宽度为100-500米的小行星,如果以每秒近20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的话,其撞击能量相当惊人,可与太阳系相比。

  黑夜的地球

  该小组重点研究了更小的小行星,因为,它们会更加频繁地撞击地球。宽度几百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平均机率大约为一万年一次,而大于1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只有十万年一次。然而,更小的小行星更加难以观察到。“我们更有可能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就被它给撞了,”贝利说。

  利用人口密度地图,研究人员画出了人员伤亡可能最严重的地方。基于这一情况,沿海人口最多的国家将最可能受到伤害,包括中国、印尼、印度、日本和美国,它们依次排名前五位。

  确定不同国家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更加困难。研究人员依据世界不同国家的经济情况进行了部分评估。通过太空拍摄的地球航片上显示的人造物分布情况,他们假定,越明亮的地方就越繁华。接着,他们模拟海啸、地震、小行星撞击的波及情况,对国家面临危险的程度进行排名。结果是,美国面临最大危险,这一点不令人惊讶,因为美国海岸线长,面临二大海洋。中国排名第二,后面是瑞典、加拿大和日本。

  更小的撞击

  不过,排名第三的瑞典有点让人惊奇。贝利指出,这是因为瑞典很发达,且海岸线长,较如德国等其它欧洲国家更容易受海啸攻击。

  研究人员还产生了一个地图,能显示地球上最有可能遭受小行星撞击的地方。太平洋海岸的亚洲就是这一最倒霉的地方。而发生在大西洋北边的撞击会将海啸波及到欧洲和北美,将破坏大量基础设施。

  最不确定的是单个小行星在大气下分成多个碎片,然后撞击地球,此后果难以预料,甚至模型也没有考虑此假设,贝利说。

  美国西南研究院的克拉克-查普曼表示,还需要更多研究才能更好地明白小行星的自然灾害。“我们需要了解一个个国家的潜在危险,由于每一个国家有不同危险因素,也有不同的救灾能力。”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1000元工资的悲哀!~
下一篇:卡西尼号在土星北极拍摄到奇特六边形结构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