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走近科学:兽影惊魂

[日期:2007-04-10] 来源:  作者: [字体: ]
  •   长白山区近两年经常发生家畜死伤事件。一时间众说纷芸,这个神秘的闯入者,是凶猛无比的棕熊?是山中之王的东北虎?是数量更为稀少的远东豹?专家的结论又是怎样的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小狗惨死院中 看家狗集体“噤声”

2006年6月21号的夜晚,随着夜幕降临,路上的车辆、行人越来越少,与村子一路之隔的原始森林,也只剩下了一个影影绰绰的轮廓,显得幽远而神秘。山里人是习惯早睡早起的,很快,整个村子就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这本是山村里,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夜晚,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在这夜深人静时悄然发生了!

天刚蒙蒙亮,村民老庄就像往常一样来到院子里洗漱。这个早晨不同以往的安静,让他感到了一些不安,这种不安随即被他眼前恐怖的一幕证实了:这条小狗死状很惨,嘴里全是血,脖子上和肚子上分别有两处锋利的牙齿撕咬的伤口,连狗链子上的铁环也被扯断了。平日里十分招人喜欢的小狗,怎么会一夜之间死于非命呢?这让老庄怎么也想不明白?

山里人家一般都住得都比较分散,再加上房屋就盖在林子里,常会有野兽出没。对于山里人来说,狗是十分重要的家庭成员,有它看家护院,能保人畜平安。所以,村子里最多的就是狗,每家都有一两条。这样看来,会不会是村里其它的狗跑进来,把小狗毛毛咬死了呢?这种想法刚一出现在老庄的脑子里就马上被他排除了。

老庄:它这个过来狗的话,我这两只狗,那边还一狗,那边还一个狗,它就会猛烈地有咬的声音,也没有咬声,这个事我就排除了,肯定不是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正如老庄所说,在老庄的院子里,除了小宠物狗毛毛外,还养着两条看家狗,它们虽然是农村最常见的笨狗,但很具攻击性,俨然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

老庄:平时我这个狗来个人特别能咬,平时连我它都咬。

这么凶的两条狗,我们不难想像,如果真有别的狗闯入它们的领地,它们会有怎样激烈的反应。但那天夜里,它们什么反应也没有,任由不速之客大摇大摆地进来,既不叫也不咬,还眼看着与它们近在咫尺的小狗,被活生生地咬死在面前,甚至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它们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完全失去了本性,

老庄:大狗有点吓呆了。和正常不一样,当时来了很多人,它都不咬。

不光老庄家的狗变得呆呆的,没想到邻居家养的一条大黑狗,也成了这个样子。老庄的邻居说,就是那个晚上以后变成这样的:

邻居:就听到有个东西,咕咚一声就从这块跳下去了,那狗不知道啥玩意,那个狗就窜出来了,一看噌又进去了,给它吓的,也不知道什么玩意,第二天老多人来看来录,吓得吧都不敢出窝了。

据老庄回忆,那天夜里,好象整个村子里的狗也都没叫过,就连被咬死的小狗也没发出一丝求救的哀号,这让老庄更加不安起来。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所有的狗都如此反常呢?

不速之客是危险猛兽吗?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志刚:应该说狗看家护院的本领,这是它的本能,只要它感觉到对它或对它家的主人有威胁的话,它肯定会狂叫,表现出很激烈的动作。但是如果遇到一些相当凶猛的动物的时候,它从自卫的角度,或者说它从一种本能的角度,它一点儿也不敢去叫,更不敢去扑。看来这个来者还是不善呀,是一个大型的食肉类。

原来导致这些狗如此反常的,不是村里的家畜,而是野兽。但这些狗都是自小在人家里长大的,根本没见过任何野生动物,更别提什么猛兽了,为什么它们还会有这种反应呢?事实上,动物有着十分敏锐的嗅觉和听觉,对危险的猛兽更是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感应,这种感应是与生俱来的,是本能,是一种自我保护遗传。就拿我们常见的牛来说,与虎还隔着一座山,老虎一声吼,甚至老虎都不叫,牛就能感觉到虎的存在,这时候牛不但不走了,还会拼命地往回跑,比马都快。那天晚上,闯进村子里的到底是什么猛兽,能让所有的狗都不敢叫不敢咬了呢?

露水河位于长白山北部,是长白山区的一部分。而老庄的家又紧靠着原始森林,森林里的野生动物偶尔跑进村子,闯进院子应该是经常发生,按理说人们不应该太惊讶,但村民的反应却恰恰相反,惊恐万分,人心惶惶,甚至小孩子上学也要大人接送。据说,这里还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儿。为了查出这个不速之客的真实身份,露水河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很快来到了现场。

工作人员:这么大的动物,在我们林区发现,它是稀有的。

之所以产生这么大反响,据当地人说,是因为这里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大型猛兽了。长白山曾被清朝统治者视为祖先的发祥地,是神山圣地。从1677年起,这里被封禁了长达200年之久,由于人迹罕至,与世隔绝,长白山地区完好地保持了原始的状态,曾拥有整个欧亚大陆北半部,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野生动物在这里可谓随处可见。那时候长白山曾经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段野生动物的美好时光转眼就成了历史。我们不仅要问,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露水河林业局专家:73年的时候我们局的产量是38万立方米,我们那时的口号就是风梳头、汗洗脸,不完成任务不下山。那时候我们漫山遍野挑好的采,挑大的采,大量地消耗了资源。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高速发展和保护环境上,人们选择了牺牲环境,并以惊人的干劲和速度尽可能地把它毁掉。在这种情况下,更雪上加霜的是,偷猎猖獗,许多野生动物已濒临灭绝的边缘,大型猛兽更是不见踪影。

露水河林业局专家:八十年代枪多的时候,山上你见不到野生动物,地上脚印你见不到。野生动物打得越来越少,大型肉食动物在这生存不了,它没有东西吃。

偷猎使食草动物锐减,其恶果就是导致食肉动物难觅踪影。以东北虎为例,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并通过一些人工饲养的老虎进行对照,我们知道,每只虎一年需要食物的量,是3—3.5吨,如果把鹿、狍子和野猪按平均体重折算的话,一年一只虎需要70只这样的猎物来补充。而且,每只东北虎的领地范围非常大,一般一只雄虎的领地要达到800-1000平方千米。也就是说,你不用亲手杀死它们,只要毁掉林地,打光鹿、狍子和野猪,大型的食肉类动物就会很快消失。而事实证明,野生动物在这里真的一度绝迹了。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在食物链当中肉食动物它是位于最顶端的,那它的捕食对象像什么鹿、狍子、野猪这些动物本身是需要大面积的一个生存空间的,所以,肉食动物要想生存繁衍下去,它所处的那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必须得非常良好,但是前面我们也说了,在这个地方连动物的脚印都看不到,那怎么会有大型的肉食动物呢?

对于闯入老庄家的这个不速之客,大家充满了好奇,纷纷猜测它究竟是什么动物。如果这真是一个大型的食肉类动物,为什么它没有选择猎杀另两条大狗,而只是咬死了一只小狗就走了?对于大型食肉类动物来说,其目的性是很明确的,攻击其他动物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捕食的需要,否则不会轻易大开杀戒。难道说,这么个大型猛兽,它的目标真的只是一条小狗吗?

人们仔细地研究着这个动物留下的各种痕迹,发现了不少新线索。

专家:当时那个脚印,从这走,走完了它就往北走了。

当这个家伙的活动路线十分清晰的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有了一个重要发现,那就是惨死的小狗,遗留的粪便,零乱的脚印,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都集中在这间仓房附近,显然这个家伙在这里徘徊了很久,这里面难道有它感兴趣的东西吗?

老庄家仓房里的东西有些与众不同,里面不光存放着一些杂物,还有一头小毛驴。这头小毛驴可是老庄的宝贝,平日里他对这头小毛驴照顾得可是挺仔细的。老庄平时主要靠收集废纸箱为生,养这头小毛驴就是为了白天帮着他拉车运纸箱,到了晚上,老庄就把它拴在这个仓房里,生怕有什么闪失。这下,这个不速之客的真正目的一下子被揭开了,想来它也听过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说法,看来它也想尝尝鲜。能捕杀毛驴这样的大牲畜,这个家伙一定不简单。可老庄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二十几年了,也只见过狍子、马鹿之类的食草动物,这个神秘的猛兽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态环境恢复 大型食肉动物重返山林

张善贵是露水河林业局黎明林场的一名职工,从小就在这里土生土长,再加上十年前他当上了黎明林场的防火了望员,这里的每个角落他几乎都跑遍了。防火了望塔就设在海拔1359米的老秃顶子上,这也是林场的至高点,在防火期,他每天都要上来,守望着这一大片的山林。对于这里的变化,他感受最深。最近这几年,他的心情特别好,仅仅十年的光景,林子渐渐密了,动物渐渐多了,这里越来越像他儿时记忆里的那片山林了。

张善贵:从九十年代初,林业局、公安局把私人藏的枪支全部上交,不让打猎了,这个野生动物繁殖起来了。

仅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这里就从野生动物几乎踪影全无,变成现在的野猪、狍子满山跑,这都来自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及时觉醒,当我们终于意识到生态环境对我们是何等重要时,我们停止了滥砍滥伐,收缴了个人手中的枪枝,禁止对林区内的野生动物进行狩猎。这些举措已经产生了明显效果,食草类动物的大量出现,标志着这里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恢复到了一个健康水平。

张善贵:狍子、野猪随处可见。山上一走就发现狍子、野猪走的脚印,一走还能看到野猪、狍子。汽车都能撞上,夏天野猪、狍子都撞过,林场给学生通勤的大客就撞过狍子。

专家:特别是伐区内,和事业区内,原来一些早已不见踪影的动物又再次出现了。比如说黑熊我们可以看到了,野猪,现在已经成群了。听过去一些人讲野猪要成群的时候,可能就要有老虎了,土话说老虎是猪倌,现在看呢,野猪已经成群了。

生态环境的恢复,食草动物的出现,为大型食肉类动物重返山林提供了条件,人们在山里又重新看到了这些猛兽的踪影,跟这些野生动物相遇的机会也增多了。对于这一点,张善贵他们感受更深。由于工作关系,了望员要长年单独生活在山里。这里远离人群,除了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就是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在了望站附近,常常会有野生动物光顾,甚至还发生过野兽敲门这种事。

专家:敲门就是黑熊能干,别的也就是野猪,狍子、鹿不敢,怕人。铁门一关上,可以插上,一关上,什么玩意也进不去,窗户也是,晚间一关上,什么也进不去。为了防止野生动物闯入,这个了望站建得和普通的房子不大一样,房子的主体是由石头砌的,这样可以抵御猛兽对房子的撞击,门、窗都是铁的,再利害的钢牙利爪也没办法把它撕开。

老庄家的院子可没了望站那么结实,所以,这个猛兽才会来去自如。现在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惊现老庄家院子里的猛兽,应该就是生态环境恢复后,重新回到这里生活栖息的某种大型食肉类动物。但它到底是哪种猛兽,为什么它要捕食那头小毛驴,最后遭殃的却是小狗毛毛呢?

让我们重新看一下院子里的情况:这是两条看家狗的位置,这里是关小毛驴的仓房,仓房的门前就是小狗毛毛的窝。大概仓房关得太严实,它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结果毛驴虽然幸免于难,但小狗毛毛的窝正好在仓房门口,也就难逃被咬死的恶运了。

我们看到,由于现在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居民区逐渐向林区延伸,增加了人类和野生动物接触的机会。但一般来说,野生动物都很怕人,对于人类,它们向来敬而远之,轻易是不会到人的生活区域里活动的。那么,这个神秘的猛兽,为什么会这么大胆,是什么情况下,它才会冒险进入村子里来觅食呢?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志刚:两种情况,一是绝对饥饿,不得不向家畜发起攻击。第二还有一种惯性,就是一旦它捕食过牛或者马,它感觉到要比捕食野猪和鹿更加容易,它会在再次饥饿的时候还会到这个山沟来,这是它一种惯性。

线索渐渐清晰了,人们已经大概能勾勒出这个不速之客的大致轮廓了:首先,它是个食肉类动物,其次,它是个凶猛无比的大家伙,连看家恶狗都被它吓破了胆。更重要的是它很有可能曾经捕食过像牛、马、驴这样的大型牲畜。不光如此,人们在勘察现场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更直观的线索,那就是这个家伙留下来的脚印。

主持人:既然野猪都已经成群了,鹿、狍子多得都能够撞汽车了,这说明在当地对于一个大型肉食动物来说,是绝对不会是为食物来源而发愁的,那么只能是第二种情况,就是已经习惯了,一旦饿了就会跑到这个地方来找食吃。那么我们看到它要袭击这个关在仓房里的毛驴,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它决对不会是小的,比如说像狐狸、狸猫这些食肉类动物,这个猛兽到底会是什么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不明猛兽伤牛 养牛户损失惨重

就在大家猜测这个动物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又传来一个消息:不久之前,在离这个地方一百多公里远的黄泥河自然保护区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不过在那个事件当中,倒霉的不是毛驴也不是狗,而是一群牛,那么这两个事件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

柴宝发:到现场看牛两爪上前扑倒以后,死的牛脑袋冲坡下,两爪子在前面,后面两个腿没有了,内脏全吃没了。肋条骨两侧有印子,好象是搂的,一拍,一搂,扑倒以后从后面就开始吃了。

柴宝发是黄泥河自然保护区的养牛户,由于这里的自然环境有着独一无二的特点,当地的养牛户也就有了与众不同的养牛方式。每年开春,他们就把牛赶上山,由着牛自己在山里找草吃,找水喝,根本不用去照顾,有时间就上山看一看,圈一圈,就这样一直到冬天,再把牛赶回来。自从伤牛事情发生以后,他几乎每天都往山上跑,心理一点儿都不踏实。

柴宝发:害怕,心理负担老重了。原来牛在山上就不用担心了,现在不行了。

这一次伤牛事件使当地养牛户损失惨重,一共死了十头牛,重伤一头,失踪十六头,许多养牛户已纷纷离开这里,另寻别处了。看来这个家伙早已经把吃牛当成了家常便饭,不但习惯得很,而且胃口还挺大。无独有偶,同样在这座山上,人们还发现了野猪的残骸,如果说牛比较温顺,容易捕捉,那么野猪就不一样了。野猪虽然是个杂食性动物,但性情十分凶猛,在自然界基本上没有什么天敌,究竟是什么样的狠角色捕杀的野猪呢?是不是就是它捕杀了村民的牛呢?

李成是黄泥河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处处长,因为工作关系,他每个月都要进山,对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考察,确定野生动物的栖息范围,掌握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记录下可供参考的各项科学数据。野猪的残骸就是他在考察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

李成:这是在2004年我们就发现这个野猪,当时只有一个头盖骨,还有下颌骨,旁边放着一个猪的前腿。那天早上从管理站走大概是5点多钟,走路大概是7点多吧,我们来回趟河过,当时有一个野猪腿,前腿还在这放着,我们下山的时候大概是晚间的5点多钟,我们就发现这个野猪的前腿就不翼而飞了。

李成:那是在2004年,等到去年2005年我们来了之后,来科考之后,同时又发现了一处,就是草丛里面这个头盖骨。你看这个小碎骨就是它的脊椎骨,这个野猪跟刚才的那个相比之下这个野猪比较小,比较小一点,这是去年我们发现的。

初步分析是棕熊所为

一般能吃野猪的就是东北虎和棕熊,黑熊它吃不了野猪,棕熊吃东西喜欢放在一个地方吃。而东北虎是走一道吃一道。所以我们分析是棕熊所为。

黄泥河自然保护区位于长白山北部,这里土质肥沃,植被丰富,森林茂密,溪流纵横,加上人迹罕至,为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上这里的野猪数量众多,为棕熊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所以,这里非常适合棕熊生存。

棕熊的体型巨大,体长一般都在2米左右,体重最大能达到400~600千克,以肉食为主,极其凶猛而且力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动物,甚至能够对野牛、野猪等大型动物发起攻击。棕熊平时动作不够灵活,走路的时候总是同一侧的前后两腿一起并进,但奔跑时的速度相当快,可以轻而易举地追赶上猎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李成:棕熊拿这个地方做餐厅,是因为这个地方非常有特点:前面是一个枯树,枯树有空洞, 棕熊就餐的时候非常隐蔽,野生动物一直怕人,也怕其他动物来干扰它,所以它吃东西在隐蔽的地方吃。再往这面看,这面还是一个枯木,横在这地方,前面树非常密集,这是我的右边。你再往这边看,这面就是一条河流,野生动物在就完餐之后,旁边有条河流,它可以随便去饮水,所以为什么棕熊选择这个地方,这个地方非常好,面积不大,而且自然条件非常好,适合它就餐。

棕熊性情孤独,除了繁殖期和抚幼期外,都是单独活动。在森林中,每只棕熊都有自己的领域,这个地方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棕熊栖息地。这里不但适合它就餐,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环境对于棕熊来说还有着特殊的意义!

李成:这是一棵大青杨,大青杨长到几百年之后,它里面就腐烂了,腐烂之后它的年轮往外扩之后,外面不腐烂,里面腐烂,多年之后烂掉之后它里面就是空的,所以就像一个卧室一样,里面烂的树木非常软,就像人辅的床垫一样。它要经过这个树干爬上去,然后进到里面去冬眠,这叫天仓。

棕熊栖息地的发现,进一步证明,最近几年,这一带确实有棕熊活动。虽然,棕熊有捕杀牛的能力,但由于棕熊的种群数量非常少,所以,在长白山地区几乎没有人在野外见过它的庐山真面目。那么,这次伤牛事件真的就是棕熊所为吗?

柴宝发:我去现场看了。我发现熊脚印了。

这是现场的另一个重要线索:脚印!

李成:我们去调查,结果在死伤牛的周围就有棕熊的脚印,棕熊的脚印跟老虎的脚印不同,老虎脚印是圆的,棕熊脚印像人脚一样,它是长的。

吴志刚:熊的足迹就像人的脚印一样,在雪地上如果见到的话,就几乎像人没穿鞋光脚走路一样,就那样的形状。

这就是棕熊的熊掌,看起来真的很像人的脚掌,前宽后窄,只是比人的更宽更厚些。证据确凿,让村民损失了几十头牛的元凶就是棕熊!

由于黄泥河自然保护区也位于长白山的北部,离露水河林业局仅100多公里,那么,棕熊既然能在这里出没,会不会也有可能跑到露水河去呢?因为,棕熊的特征非常符合人们在露水河找到的线索,棕熊属于大型食肉类猛兽,对村民的看家狗有足够的威慑力,能够捕杀大型家畜,而且,我们也看到,这一带的棕熊已经很习惯捕食家畜了,很有可能跑到人家里觅食。如果再进一步确定院子里的脚印就是棕熊的,那么进入老庄家院子的不速之客就会浮出水面了。

大型猫科动物重现长白山

由于这两天下雨,老庄家的院子里不速之客留下的脚印,有些还十分清晰。经测量,步距长达1.6米。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脚印的形状呈圆形,有一个很宽厚的掌垫,掌垫前面有四个趾垫,掌宽竟有11厘米左右,我们来对比一下棕熊的熊掌和这个脚印,显然,它们的差别太大了,看这个不速之客怎么也不可能是棕熊了。那么,这个脚印究竟是什么动物留下来的呢?就在调查再一次陷入僵局时,孙世福想起来了当年他的一段经历。

孙世福:当时我在白河保护局森警当过兵。我们在执行巡护时,发现一只狍子,被野兽咬死了。当时我就问老兵,我说这是什么印,他说是老虎的印。这次看到这个爪子印,就像当年我在保护局执行巡护时发现的印十分吻合。

我们发现,这里的脚印确实和猫科动物的脚印十分相似。如果这真是东北虎的,那可是一个大新闻。东北虎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一种虎,雄虎可长到3.3米,体重可达300千克。棕色的条纹,白色的胸部和腹部,锋利的牙齿和头顶大大的王字斑纹,这就是美丽而神秘的百兽之王。东北虎可是长白山最珍贵的野生动物之一,它的主要食物是鹿和野猪,偶尔也会攻击像牛、马等大型家畜。由于它的繁殖更容易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所以,目前野生东北虎的数量非常稀少,全世界估计还不到400只,仅分布于中、俄、朝三国边境地带,而在我国境内的,据最新统计仅有7-9只,难道真的这么巧,其中的一只就闯进了老庄家的院子里吗?

主持人:我们知道,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前东北虎大片的栖息地现在都变成了岛屿状,再加上自然条件的恶化,所以说东北虎作为一种非常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在我们国家的数量是越来越少,现在也就是7——9只的样子,这样一种状况,对于维持它的种群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说,老庄他们家的院子里,如果那天晚上突然闯入的真是一只野生东北虎的话,那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距离老庄他们家这里218公里的地方,有一个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所以我们就想到,能不能找那里的工作人员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相关的线索。

自2003年,珲春频频发生家畜死伤事件,从这些死伤的家畜来看,致命伤都是在脖子上,咬死之后,都是从臀部开始吃起,并把动物的内脏掏出来扔在一边。现场还留下了大量清晰的脚印,这些脚印与老庄家院子里的脚印十分相似。尽管人们都怀疑这是东北虎所为,但从科学角度来讲,在这些迹象的基础上,必须有实体来佐证,才能真正认定东北虎的存在。东北虎是夜行性动物,怎么才能找到它呢?

孟庆睿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这件事就是由他来负责的。在珲春管理局野生资源保护处,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个秘密武器,远红外照相机,由于东北虎是夜行性动物,这个照相机正好派上了用场。孟庆睿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它的用法。

孟庆睿:当红灯变为绿灯就开始工作了,人就得马上走开。有热的物体经过的话,任何物体它都可以拍到。

这次被咬死的是一匹马,并且被拖动过两次,据此判断,东北虎还有可能再次返回。所以,把远红外线照相机架设到现场就很有可能拍到东北虎的影像。

孟庆睿有幸参与了这第一次的架设任务。这是第一次用它拍摄东北虎,大家心里都不是很有把握,不知道能否拍到。

孟庆睿:架设距离呢,距离当时马的现场有七、八米远,架在一个与地面距离1.2米左右。绑好、调试好之后,我们工作人员绑好以后,就撤离了现场。

孟庆睿:我们下车到现场一看,相机上显示从1走到了4,照片显示。卸下来拿到市里,到照相馆一冲出来,很清晰的三张东北虎的照片。当时大家都非常兴奋,这是属于中国首次拍到东北虎的照片。三张我们调试的是每隔25分钟一次,我们一分析,东北虎从来到走一共是三张,一到现场就拍了一张,隔了25分钟又拍了第二张,等到它走的时候又拍了一张,这说明它在这现场逗留了50分钟。

事隔一年,管理局的同志又用同样的方法,又拍到了一组五张的东北虎照片。这些照片足以证明这一地区有东北虎活动。珲春到露水河的直线距离不过218公里,而东北虎的活动范围非常大,可达到2万公顷,完全有可能游荡到露水河去,出现在老庄家的院子里。这些清晰的东北虎脚印呈梅花状,与老庄家院子里的脚印十分相似,加上东北虎是大型食肉类动物、能够捕杀大牲畜、对狗有绝对的威慑力,一切的证据似乎都指向了东北虎。就在我们为东北虎出现在露水河地区而兴奋不已时,专家却坚决否定了我们的判断:

吴志刚:我没有判断过是虎。第一不会到村宅,尤其到居民的院落里去,到现在为止没有发现老虎进老百姓家院落里的,这样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老虎在行走的过程中,或在野外活动过程中,可能也会遇到一些村屯或一些孤立的房屋,它都会绕道而行,它不会进去的。所以从这几点看,不应该是虎。

专家分析得头头是道,是东北虎的假设被否定了。但如果不是东北虎,那又会是什么呢?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张善贵却告诉我们说,他看到过这个家伙,他认为进入老庄院子里的应该就是它。张善贵总共看到过两次,第一次只看到了脚印。第二次是在一天早晨,张善贵像往常一样,端着洗菜的水来到屋外,随意地往草丛里一泼,就在抬头的一瞬间,他突然看到了三只他从没见过的动物:

张善贵:比狗长,比狗略微高一点儿,毛色发黄,身上很脏,跑起来憨乎乎那个样,不太怕人,不是很快的速度。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当时就是一愣,觉得有点害怕。

幸运的是,这三只动物并没有对他进行攻击,而是往密林深处逃走了。

张善贵:看到以后,回家打听那些岁数大的,在林业局年头多的,他说是一种当地叫土豹子,是豹。

土豹子学名远东豹,是最为罕见的一种豹,全世界仅发现30只左右,其数量比东北虎还要稀少。栖息地的破坏, 偷猎的猖獗,严重威胁了野生远东豹的生存。远东豹平均体重为70公斤。常单独行动,以鹿, 野猪,野兔等为食,它生性多疑、谨慎,善于隐蔽自己,所以,很少留下可供追踪的痕迹。这一次居然有人面对面地看到了它,无疑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好消息。张善贵还非常肯定地说,跑到老庄家院子里的就是它。

张善贵:到他家我就仔细观察那个脚印,和我们这山上的一不一样,确实一样。有可能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到露水河家属区去了。

吴志刚:其实没有其它别的特征的话,可能我们会想到会不会是豹。但是我们发现这个足迹顶端有明显的爪痕,所以我们现在吃不准,现在确定不下来,豹是否在特殊的条件下,也会露出前面的爪来。一般来说,猫科动物在行走的时候,爪都是深缩在肉垫里面的,并不能印在足迹上。因为在露水河见到的这个足迹上有明显的爪痕,所以现在还不能确定。

根据目前掌握的线索,可以肯定这个神秘的闯入者是一只大型猫科动物,但它究竟是虎还是豹,到目前为止,我们仍不能确定,好在它在现场留下了粪便和毛发,我们可以对这些东西做进一步的DNA鉴定。事情发展到现在,大家的心态已经有了转变,这个家伙是什么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更让人们感兴趣的是,这些大型的食肉类动物终于又回来了。

专家:虽然它现在咬了一些动物,和咬了一些家畜,但说明我们这个植被的恢复,生物多样性的积累,广阔了、充分了,才吸引了这个东西。

事情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可人们到现还在对此津津乐道,与最开始的人心惶惶截然相反,大家都为这个不速之客的光临感到高兴。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些美丽而神秘的野生动物其实就是这山里的精灵。

主持人:在已经久远见不到这种动物的地方,它重新回来了,说明当地的生态环境是越来越好了,是在逐步地恢复当中。当然,如果我们回头看一下,曾经是野生动物遍地的地方,为什么现在只有孤零零的这么几只,恐怕我们还得反思自己的行为。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领唐朝不死药之风:死得比鸿毛轻的唐太宗
下一篇:珍藏百年“贞德”是赝品 遗骨为普通木乃伊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