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高罗佩在《中国古代房内考》中记载:明代的春宫画通常都装裱成横幅手卷,或作旋风装折叠册页。前者大多是男女性交的连续画面,画了性交的各种姿势。
这种手卷高约十吋,长十至二十呎,画纸通常不超过八吋见方;它们约作二十四幅一套、三十六幅一套或其他数字,每套的幅数各有典故,并在每幅画的后面还衬以写着艳诗的纸页或绢页。手卷用绫子镶边,古锦为护首,最后用玉或象牙雕成的别子别紧;册页以木夹板或外裱古锦的硬纸板为封。总之,装帧是十分讲究的。
《金瓶梅》第十三回末尾简短描述了小说主人公西门庆的一件春宫手卷,据说这个手卷是从内府散出的。书中描绘说:
内府镶花绫裱,牙签锦带妆成。大青小绿细描金,镶嵌十分干净。女赛巫山神女,男如宋玉郎君。双双帐内惯交锋,解名二十四,春意动关情。
这些春宫画,不仅在内宫、在官僚豪绅之家流行,而且在民间坊肆中也十分流行,这是明代的春宫画与前朝不一样的地方。由于流行广,需求量大,有些出版商又在印刷上下功夫,其技巧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明末尤甚。高罗佩认为最好的套色翻印于1606年至1624年,使用了五种颜色,这些画代表了套色春宫画的全盛期,它只流行了约二十年。1644年清朝建立后,这种艺术已完全绝迹。
明末的春宫画不仅盛行于京师、天津一带,也盛行于锦绣富丽的江南。目前有资料可查的明末江南春宫画册有《胜蓬莱》、《风流绝畅图》、《鸳鸯秘谱》、《繁华丽锦图》、《江南销夏图》等。其中《风流绝畅图》影响很大,其影响直至海外,其中人物姿态画得十分精美,栩栩如生,据说是唐寅所作。还有《江南销夏图》被认为是明代套色春宫画的最晚的典型作品,年代大约在1640至11650年之间,设计水平很高,人体姿态画得准确细腻,对环境的描绘也独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