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袁世凯称帝后迷信日重 看见星坠烦闷欲死

[日期:2007-04-25] 来源:  作者: [字体: ]
在当时的民国朝中,几乎都是袁世凯起用的人,这些人大都为满清政府遗留下的陈谷子烂芝麻一类的官僚,这些人干别的不行,当倚伏称臣的奴才,可谓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这些陈烂之货,是恋恋不忘旧帝制的封妻荫子、耀祖光宗的殊荣。袁世凯的宝贝儿子袁克定,对老袁当皇帝更是赞成,他一心想当东宫太子,将来好继承万世一系的大统。袁世凯还有个干儿子,叫段芝贵,外号段大舌头。人都传他没甚本事,只会溜沟子舔腚眼子,把个舌头都舔长了。段大舌头把袁世凯拍的汗毛眼儿都张开了,袁一高兴,给了他一个署理湖北军政的都督。段大舌头见袁世凯打算当皇帝,认为又是拍马屁的时候,就挑头联合了各省的“马屁将军”们,联名向中央请愿,改行君主立宪,推戴袁世凯接登龙位。

  马屁精们把个北京城更闹了个乌烟瘴气,最后,什么教育请愿团,乞丐请愿团,连妓女都成立了请愿团,要是木头人能说话,也得摆满东西长安街,似乎是“天与人归”,袁大总统若再不登金銮宝殿,就要失去民心了。袁见状,十分高兴。更加紧锣密鼓地做登基准备。

  袁克定、段芝贵等为迎合袁世凯称帝的心理,一面封锁外面反对帝制的消息,一面使用蒙骗之法,每天印制伪造的《顺天时报》呈袁阅览,急不可耐地劝袁举行登基仪式。袁克定和段芝贵还请阴阳先生挑选了阴历十一月初六、初七两天是难得的黄道吉日。袁世凯很迷信拣好日子,见这两天日子不错,就点头答应了。袁克定等喜出望外,急忙做登基准备。十一月初五日,代行立法院上达了推戴袁做皇帝的正式意见。第二天,袁向全国宣示承受帝位。初七日,袁世凯举行了登基仪式。

  袁氏称帝,遭到了举国反对,云南反了蔡锷,贵州反了刘显世,江西反了李烈钧,连冯国璋、黎元洪等袁的近臣,也对袁称帝设阻力。

  袁世凯之为人,喜欢运用权术,又极考究选择手段,而且确也尝过不少甜头。他为了达到自己的要求和目的的时候,就会断然下手,实际不知不觉玩弄权术已到了不择手段的境界,他这种做法持之既久,与他接近的人不免人人自危,只是看在金钱、势力的面上去侍奉他,内心却实在对他的感情越来越淡,对他的厉害越来越怕。这些人看到举国讨袁势大,也就对袁表面趋炎,骨子离心了。

  1916年春节到了,由于袁氏已登基,其大女儿亦回中南海省亲过年,为的是给袁助兴。袁世凯对过年的讲究特别多,忌禁也特别多。他闻大女儿到家中过年,就令人把大女儿送到另外一间房内,并不准她看娘家的灯。按照袁的禁忌,若其出嫁之女看到娘家的灯,娘家兴旺之势就会衰退下去,袁正因帝制而处于围讨声浪之中,对这禁忌就更加重视了,因此,他不仅把大女儿关到另外一间房内,连通往那房中的电源都下令断掉。

  这年除夕夜晚,袁家各屋内都点上了守岁蜡烛,各室内的神佛前都烧了香,各屋地上撒了芝麻秸——缘为芝麻开花节节高,袁氏取此吉利。袁世凯还在自家房中撒了许多铜子、洋钱,谓之“撒岁(碎)”,初五之前这些铜子洋钱是不能扫的。若扫了就破了财运。袁家这一套做法,已延续多年,而1916年的春节,袁已登极,就更加重视了。

  春节过后,反袁声浪更高。袁深感内外交困,四面楚歌。这年元宵佳节,袁吃元宵的时候,六、八、九三个姨太太为了“妃”的名称和他面争。而六姨太太因喊“元宵”被袁打了一个耳光,缘“元宵”与“袁消”谐音,袁感到很不吉利。袁还下令从1913年的元宵节起,全国一律不得叫喊“元宵”,只准称“汤圆”。后袁又想“汤圆”——“汤袁”,不是“汤煮袁世凯吗”?马上又再次降旨,将“汤圆”改为“汤团”。于是便流传出这样一首民谣:“大总统,洪宪年,正月十五夜难眠。全国‘元宵’改‘汤圆’,‘汤圆’改了改‘汤团’。明年‘袁消’后,谁还叫‘汤团’!”又有人写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元宵节这天晚上,袁世凯闷闷不乐地到了院内,一抬头,见一大星,明亮有角,向西方摇摇坠去。袁见了,内心不觉一沉。从此之后,袁食量渐减,精神不振,恹恹成病。时夏寿田去看他,袁对夏说:“元宵节的晚上,俺见一颗大星有角,跌落西方,似隐隐有声,这是俺平生所见第二次,第一次是文忠公死了,这一次或许轮到俺了。”

  夏寿田少不了安慰一番。袁世凯又沮丧地说:“俺历代祖宗,都是在59岁之前过世的,俺今年已58岁,怕也过不了这一关了。”

  夏寿田又劝慰了一番,袁仍是长吁短叹,内心烦闷不消。

  这时袁世凯本已处于四面楚歌之中了,偏又加了“二陈汤”,终于最后要了老袁的命。“二陈汤”即陈宧、陈裕时和汤芗铭,陈宧,字二庵,极善吹拍,甚得袁之宠爱,时为四川督军。陈曾长跪劝袁即帝位,竟口咬袁靴头不舍,并留其老母为质。当陈见举国讨袁,袁大势已去,竟也通电讨袁。汤时为湖南督军,为袁剪除异己,甚为卖力,颇得袁信任。其兄汤化龙反袁称帝,托陈裕时入湘劝其与西南蔡松坡等一致行动。汤芗铭亦见袁大树将倒,遂于1916年5月26日宣布湖南独立,陈宧、汤芗铭、陈裕时三人的行动,完全出乎袁世凯之意料之外。袁见树倒猢狲散,痛心疾首,于是年阴历6月6日(农历五月初六日),大呼一声,口吐鲜血而亡。时年58岁。袁世凯死后,由于天气炎热,加上他躯体肥胖,尸体发了酵。他生前做的上好的阴沉木的棺材放不进去,只好改做了一副普通阴沉木棺。入殓时,他生前所有的衣服都穿不上了,万般无奈之际,有人提议,说衣库中还存有龙袍一领,非常肥大,这是袁为登极穿而做的(袁在登极时没穿)。经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商量,决定把龙袍给袁穿上。龙袍为紫红色,上绣9条平线金龙,龙眼上各嵌大珍珠一颗,龙头各部镶有小珍珠,龙鳞处缀有珊瑚断片。袁世凯生前虽没穿上这龙袍称天子,死后穿上了这龙袍,也算他没有枉费称帝的一番苦心吧。只是可惜了这件珍贵文物,竟裹了他那臭尸体,埋入了地中。

  摘自《荒诞史景:北洋官场迷信实录》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王莽的悲惨下场:脑袋当球踢、尸体被砍碎
下一篇:杀掉几百个侄子的血腥皇帝:北燕皇帝冯弘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