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孙中山伦敦蒙难事件:曾遭清朝使馆绑架

[日期:2007-05-03] 来源:  作者: [字体: ]
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孙中山伦敦蒙难事件”至今仍有被史学界公认为悬而未解的谜团:孙中山是被绑架进清朝驻伦敦公使馆?还是自投罗网?伦敦蒙难对塑造他的英雄形象起了什么作用?
  
  昨日,在广东省档案馆召开的孙中山专题学术研讨会上,这些谜团获得“破译”。
  
  主讲人———英国皇家历史学院院士、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黄宇和教授,讲述了由他经过多年探索和研究后发现的、一个从未披露过的孙中山伦敦蒙难史实真相。
  
  孙中山被绑架入清使馆
  
  据黄宇和教授介绍,他在广泛搜罗中英两国的政府档案、侦探报告、报刊记载等资料中,发掘了大量证据,如财政部档案中保存的清使馆英籍什役柯耳的证词,英国私家侦探的记录档案等,都证明了孙中山在伦敦是遭绑架进入清使馆这一史实———
  
  1895年,孙中山广州起义失败后,先出走日本,后辗转美国,再于1896年下半年到了伦敦。孙中山本有意在伦敦逗留一段时间,所以在抵达的第二天就租了房子。之后他每天都去探望在香港读书时的老师康德黎(Cantlies·James)。可是,几天后,孙中山却突然在伦敦街头失踪了!
  
  黄宇和教授找到了一份英国私家侦探的记录。“原来,早在孙中山踏足英国的一刻起,大清国已派了一位私家侦探贴身跟踪他的一举一动,并即时汇报大使馆”。有趣的是,该侦探时常在星期天早上失去跟踪目标,并在记录上写着“伦敦大雾,目标不见踪影”。
  
  1896年10月11日,孙中山当街被使馆人员“一左一右强行夹入使馆”。
  
  20英镑收买英仆传信求救
  
  黄宇和教授说,被囚禁期间,孙中山曾数度传书出来,而帮他送信的是在清使馆工作的一个英国仆人。一开始,孙中山请求他帮忙,仆人死活不答应,于是孙中山悄悄递给他20英镑,见钱眼开的仆人这才马上把孙的亲笔信秘密送到康德黎家。在信中,孙中山直言:被拐在大清国的大使馆中,大清国想把他偷运回国,清算他在广州起义的“叛逆之罪”。
  
  得知传信成功后,孙中山很兴奋,他对该英国仆人许诺“你再替我送信,我出去后给你二千英镑!”,于是,仆人又陆续给孙中山送了几封写给康德黎的秘笺……
  
  成轰动国际的绑架案主角
  
  康德黎收信后为营救孙中山,奔走于伦敦各有关部门。一时间伦敦报界对孙中山蒙难事件的报道充斥着触目惊心的标题:“绑架”、“身陷伦敦”、“中国公使绑架事件”、“清使的非常行动”等。在媒体的炒作下,孙中山成了一宗“轰动国际的绑架案的主角”。
  
  十二天后,1896年10月23日,孙中山终于由英国政府介入得到释放。那么此举是否是英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呢?
  
  黄宇和教授也自有看法:“公使龚照瑗所代表的中国政府要追拿钦犯,沙侯所代表的英国政府要维护当地法治,这才是当年英国政府救出孙中山的真正原因,而不像流行的说法是什么‘英廷屈于舆论压力出手相救’。”“这才是孙中山伦敦蒙难的真相”,黄宇和教授称,之前有关孙中山在伦敦是“自投清国使馆”、或“是为宣传革命大计,乔装深入使馆内作宣传”等说法都是失实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大明皇帝群丑图:淫乱加残暴
下一篇:史海钩沉:华罗庚文革中的“剽窃陈景润”事件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