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蛇岛(资料图)


浙江在线5月9日报道 “谈蛇色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些无不表明人对蛇的恐惧。
然而,在德清县新市镇却有着一个与蛇共舞的村庄。这个名叫子思桥的村庄,虽然只有800多人口,却栖息着大大小小300多万条蛇,其中不乏蝮蛇、眼镜蛇这样剧毒的蛇。日前,记者“斗胆”走进这个村庄。
蛇村“惊魂”
到蛇村,首先得拜会“蛇王”杨洪昌。
今年56岁的杨洪昌是子思桥蛇类协会会长,称其“蛇王”,不仅因为他有20年养蛇史,而且还因为他是村里的第一位养蛇人。蛇村正是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形成的。
老杨养蛇的地方是新建的,其实很简单,即用砖块砌成一个个正方形的旱池子,墙不足半人高。我们略带紧张到了跟前,一看里面什么都没有。正在疑惑时,老杨抬腿跨进了池子,他指着池内用砖和木板层层码起来的堆积物说,现在太阳比较大,蛇喜欢阴凉,都躲在里面了。记者趴在矮墙上,身子前倾,想看个究竟。这时,老杨把封顶的木板一掀,记者大骇:眼前一大团一大团盘绕在一起的蛇因受阳光直射,急速蠕动起来。记者在本能地往回收缩身子时,突然觉得头顶被什么东西扫了一下,抬头一看,原来池内一棵小树上也悬挂着很多蛇,记者的头碰着它们了,陡然间,惊出一身冷汗。老杨坦然地说,不用怕,这些蛇都是赤练蛇,没毒的。
在这些旱池子边上,有一排新建的房子,有门有窗没有顶。老杨告诉我们,这里面养的也是蛇,比较大,有乌梢蛇、大王蛇等,大的有一二米长,手臂般粗。因为此前有过惊吓,记者不敢贸然推门进入,不过老杨一直给我们壮胆:“没事的,肯定不会咬人!”
要把这条蛇放下时,养蛇工要求我先让它的尾巴着地,再松开握七寸的手,这样蛇很快就会游开。如果先松开头部,蛇会觉得另外一只手是一股危害力,会反转身体进行反扑。
老杨回顾说,当初他刚养蛇时,场地就是自家的客厅和院子,当时住房条件差,客厅和卧室,院子和客厅往往是相通的,且没有门分隔,夏天的夜晚,蛇十分活跃,有时早上一睁开眼,会发现枕边、鞋子里都是蛇,那才叫可怕呢。不过,这种事情多了,也就不觉得可怕了。
午饭后,我们自行到村里转悠。在六组一庄户人家的院子里,有一大堆开膛剖肚的水蛇,几位年轻的妇女把蛇的内脏拉出,剪下蛇胆浸入盆内。另有一位男的,则十分娴熟地把去了内脏的蛇一圈一圈盘起来,像蚊香,然而放到太阳下晒。男的告诉我们,晒干了,有药材商会来收购的,大概5元钱一条。
难念的“养蛇经”
提到养蛇,话头还得回到杨洪昌身上来。1987年以前,杨洪昌和很多村民一样,上山捕蛇,然后把蛇作为中药材销售。可是,杨洪昌觉得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老是这样捕下去,野生蛇会越来越少,以后蛇没有了怎么办?”所以老杨当时就想,应该养蛇。
但后面的事情刺激了村民,1989年,杨洪昌养的蛇开始卖钱了。杨洪昌说:“当时我们一下子赚了十多万元,轰动了全村。”
村民杨富荣就是看到杨洪昌靠蛇赚钱以后才开始养蛇的,他养的品种主要是赤练蛇,记者去采访他的时候,他正忙着给蛇洗澡。他告诉我们,蛇是很爱干净的,身子脏了以后,就会感到不舒服,还容易发病。蛇过了冬眠期,他每隔一星期就给他的蛇洗一次澡,小蛇一捧捧捞起放在水笼头下冲洗,大蛇在水冲时,还轻轻用手搓它的身子。
“洗过以后它就很干净了,也不容易发病了。”尽管在我们看来,给蛇洗澡很麻烦,但杨富荣乐此不疲,因为蛇每年能给他带来十多万元的收入。
当地一位陪同我们采访的同行说,他多次到蛇村采访过,再过一个多月来,是村里各家各户孵化小蛇的日子,家中除厨户和客厅外,每个房间都是孵化场,行道就是一两块木板。小蛇孵出时,稻草下一片蠕动,外人都不敢踩着木板而行。


养蛇人都被蛇咬过
对每一个采访对象,我们都问过同一个问题:你被蛇咬过吗?答案是一致的:咬过,且有多次。
杨洪昌说,自己已经记不清被蛇咬过多少次了,不过基本上是被无毒蛇咬的,“因为人们对毒蛇总有一种天然的防范心理,所以不易被咬。而对无毒蛇,被咬一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养毒蛇当然危险大,但不少村民就爱养毒蛇。杨金泉就是一个。他说,养毒蛇效益要比养无毒蛇好得多。
杨金泉养的这种蛇叫蝮蛇,这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蛇。人被这种蛇咬到,如果在72小时之内不治疗的话就有生命危险。和其他养殖户不一样,他养蛇既不卖蛇肉,也不卖蛇胆,更不卖蛇皮,那么,他冒这么大的危险养这种蛇卖的是什么呢?
“取毒,从它的牙齿里面取毒。你看它的头上有两个毒腺,毒腺一按毒就从牙齿出来了。”杨金泉捏住一条蝮蛇的头告诉我们。
这种取毒过程看似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却非常危险。杨金泉说,他一年至少要被蛇咬两次。尽管如此,杨金泉对它仍然是情有独钟。杨金泉说,一年他可以在每条蝮蛇嘴里取八九次毒,取出的毒经过冷冻,制成干粉,以每克30元钱的价格卖给医药公司。他有一万多条蝮蛇,一年下来,可以赚十几万元。如今,在子思桥村还有一现象令人钦佩。这就是妇女成了养蛇的主力军,而男人则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产品推销上。
金蛇狂舞富一村
子思桥以前是个穷村,用村民话说,盐、酱油、香烟都要靠养母鸡生蛋来换。而现在,养蛇让子思桥不再贫穷。村里的170户人家中,养蛇的有150户,蛇的数量有300多万条。村民们整天围着蛇转,做的是蛇活、说的是蛇经。
采访中,我们得知赤练蛇是子思桥村养殖最多的蛇之一,而且还申请了原产地保护。
而成蛇经过粗加工之后,子思桥人把蛇皮卖给皮革厂,蛇胆蛇肝卖给药材商,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子思桥的金蛇真正狂舞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