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易中天新说:“扶不起的阿斗”其实很聪明

[日期:2007-07-12] 来源:  作者: [字体: ]


《品三国》第四部近日开始在《百家讲坛》开讲,这也是《品三国》的最后一部,其中易中天新解诸葛亮,指出他的擅权与曹操一样。两人的政策都是“虚君实相”,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被民间广为知晓的“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其实一点不弱智。
中天解惑 诸葛亮成正派源于想象
在易中天看来,同样擅权的诸葛亮和曹操的民间形象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区别,都是文学创作所赐。“在文学创作中,社会不但需要正面典型,也需要反面典型。”易中天说,曹操挡了士族地主阶级的路,只能等着被画成一张大白脸。与此同时,诸葛亮也就演变成了“天使”。
“易”家之言 不扶刘禅是为专权于身
“通常的说法很简单,刘禅扶不起来,智商低、能力差。事实上,刘禅并不弱智。”易中天认为。
易中天举出一个明显的例子: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立马废除了丞相制度,命蒋琬主管行政,命费袆主管军事,将原本集权于诸葛亮的权力一分为二,让两人相互制衡。蒋琬去世后,刘禅干脆自摄国政。在易中天看来,这都不是弱智的行为。
易中天推测,诸葛亮之所以不还政给刘禅,是想实现自己“虚君实相”的政治理想。

坚持北伐源于“野心”
北伐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最重要的事业,易中天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注定失败原因有三: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亮非将略之才。
在易中天看来,诸葛亮其实很清楚这些原因,他之所以坚持北伐,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出山时,曾在《隆中对》中设计将来要北定中原,“尽管荆州丢了,形势变了。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只要他有一丁点机会,都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挥泪斩马谡为平内乱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中著名的段子,但在易中天看来,其中疑点重重。
“如果说一个将军打了败仗你就要杀他,你有多少将军杀?蜀国人才本来就少,这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吗?”易中天说。
易中天表示,蜀国内部政权很不稳定,荆州集团、东州集团、益州集团三股力量相互抵制。为了平息内乱,诸葛亮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徇情枉法。对于马谡的处理只能是四个字:从重从快。

易中天“品”诸葛亮 曾惹争议
易中天在《品三国》第二部“三顾茅庐”中提出,到底是刘备请的诸葛亮,还是诸葛亮先找刘备?在易中天看来,后者的可能性大于前者。“刘备是诸葛亮再三考虑精心挑选的老板。”
观点一出,立刻引发争议。有人说,易中天让诸葛亮走下神坛是在制造噱头;另一方观点是易中天在还原真实的诸葛亮。
易中天则多次表示,《品三国》中的说法只是他个人观点。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毛佩琦解读震惊世界的壮举:郑和下西洋
下一篇:范伟的40句经典台词总结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