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李元做客腾讯。
天文学家李元做客腾讯。
腾讯网“嫦娥”探月系列访谈18日下午13:00时邀请著名的科普作家、天文学家李元做客谈月球月貌。李元讲述了他在美国宇航博物馆和月球“握手”经历,介绍了“探月”目标之一就是把月球三维立体图象照出来,并肯定了“嫦娥”探月拍摄肯定是最好。同时,李元老师还称第一个登月的不是阿姆斯特朗。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芬芬:亲爱的各位网友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腾讯新闻频道“嫦娥一号”系列访谈,我是主持人芬芬。今天邀请来的这位专家,我不多做介绍,他在中国科普界的多项第一,大家在网上都能够查到,但在茫茫宇宙中,还有一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行星,他就是我们邀请来的,已经有82岁高龄的李元老师。
李元:我在美国宇航博物馆和月球“握手”
李元:你好,各位网友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在QQ网谈月球的事,谈嫦娥卫星的事,我特别高兴。
主持人芬芬:非常高兴邀请李老师来到我们直播间,刚才我们说有一颗以您的名字命名的行星,你知道编码吗?
李元:名字是“李元小行星”,号码是6741。
主持人芬芬:一会儿我们会向网友一一做展示,今天您带来了一个月球仪,打算跟网友说点什么呢?
李元:想说的很多,时间有限,今天这个月球仪就把我们跟它的距离拉近了。还可以转动,地球仪角度是多少特别重要,月球仪没有那么多事,这是一个框架,其实不装框架也可以,拿在手上这样看也可以。
主持人芬芬:等于地球仪需要一个清晰的角度,月球仪都没有关系的。
李元:对,比如这个圈是什么圈,那个圈是什么圈,地球的轨道,围绕太阳的轨面,包括自转轴,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地球仪装在架子上很有考究,月球仪没有这么多考究。我现在摸了摸月球仪,好像就跟地球握手了是不是?其实不然,这是作为科普的仪器,我真正和月球摸过手,信不信?
主持人芬芬:什么时候?
李元:大概12年前。1995年的9月份,我到美国首都华盛顿去,华盛顿有一个很有名的博物馆,叫宇航博物馆,特别大。副馆长是我的老朋友,他带我去参观、访问。一进门,他就说你和月球握手吧。我说怎么握,正好那儿有一个台子,上面放着一块月球上带来的石头,你一摸它,就是和月球握手了,对不对。
主持人芬芬:确实和月球握手的人为数不多。
李元:对,很有意思吧。摸这个不行,摸那个才行。所以我和月球是有缘的。大概是60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我讲到月球上去,今天我还带来了海报。今天是21世纪的月球之旅,这就不一样。
主持人芬芬:40年后重新到月球上旅行一遭,现在知识更丰富了,内容也更深刻了。
李元:是这样的。
主持人芬芬:我们在月球当中可以看到什么,当时是通过美国、苏联那边拍摄的资料来了解的。
李元:我们不必细研究,也没时间。有的颜色是绿的、蓝的,这就是比较低的地方,颜色重一点的是高的地方。还反应了上面的物质成分。光这样一个月球仪不好说话,月球上有很多名字,大概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就是山的名字,还有一个是海的名字。其实月球上没海,但当时看到月亮上有黑影子,以为是海。
主持人芬芬:当时误以为是海。
李元:对。比如说风暴洋、下雨的海,这些已经是流传下来的,要改了。山有亚平宁山,地球上的山也搬到月球上去了,还有一些名字,比如哥白尼山,卡普来山等等。这些名字,都是从观测月球以来逐渐起上的,主要是以科学家的名字为主。
月亮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 叫月球正面
主持人芬芬:我这里很好奇,这些名字是由谁来起的?是不是在国外,他们可以起国外人的名字,我们中国探测月球以后,也可以起我们想要的名字呢?
李元:我们看到月球仪上有这么多名字,是经过了多少代人的研究,最后确定下来的。不光是哪个国家,哪个时候确定下来的。因此月球仪是大家做成的,名字是大家起的。当然这个事情有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先研究的那些人,他起的名字,被公认了,慢慢沿用下来了。我们探测月球的历史比较短,所以我们当时没有办法给它起名字。名字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月亮的正面(展示),如果是这样对着,这边几乎就是月亮的正面。这边就是月亮的背面。什么叫正面和背面呢?月亮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的,这个我们叫月球的正面。
主持人芬芬:我们能看到的就是背面。
李元:对,看不到的是背面,背面并不是黑暗的,是太阳从另外一个角度照它,你看不到就是了。其实是一样的光明。正面山的名字起的就比较早,比如说哥白尼山、亚平宁山、风暴洋等等。背面是50年前,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以后,就是一个太空时代的开始,后来发射了月球的火箭、飞船,就跑到月亮上降落了。特别是宇宙飞船绕到月亮后面以后,我们看到了原来看不到的东西,所以那个时候就开始起名字。最早是苏联发射的卫星,宇宙飞船绕到月球的背面,所以起了很多名字,包括环形山等等。后来美国人发射了宇宙飞船,绕到月亮背后,月亮背后越看越清楚了,又起了一些名字,当然也有我们中国人的名字,比如中国古代的科学家、祖冲之、张衡等等。因为我们国家的这些科学家在世界上已经很知名了,所以给了他们位置,遗憾的是占的位置不大。我们科学家的名字,可能是几公里宽的。
因为我们在探测月球方面,走晚了一步,所以没有很早地定下来。现在已经定好的名字,经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定名委员会,认为以后就是这样了,不要再更改了。当然我们中国人的名字,在水星上也有很多文学家的名字。所以定名也是一个国际活动,但应该说科学越发达,国力越强的,定的名字越多。
主持人芬芬:也有更多的机会给月球上的一些山命名。
李元:没错。
主持人芬芬:我们在月球仪器上面可以看到不同的地形,月球地形主要是以什么样的地形为主?
李元:在月球正面的地方,山比较少,广大的平原比较多。当时起的名字就叫海,海也比较多。在月球的正面,海洋比较多,但它一点水都没有,这是所谓的海洋。
“嫦娥一号”探月拍摄肯定是最好的
主持人芬芬:没有水的海洋。
李元:对,后来看到月球背面以后很惊讶,背面的山特别多,如果转一下的话(演示),会看到山很多,高地也比较多。为什么会造成这个情况,还没有研究的很清楚,我们只能就事论事,宇宙飞船跑到后面拍了很多照片。“嫦娥一号”探月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拍月球三维照片,我们将来会看到自己的照片。现在世界上已经出了很多月面图,也不是最相信的,将来我们拍摄的肯定是最好的,希望如此。
主持人芬芬:我们在后面看到了,您这段时间特别准备的图片集,而且您特别给这个图片集做了一个封面,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一系列的图片,来全面认识我们的月球。李老师起的名字是“月球之旅”,这个图片您也是准备了很长时间,您那儿也是有很多资料,从中节选的。
李元:因为你们邀请我来讲,我想空讲没有意思,要给大家看看,视觉效果,所以拿一些图片来说说这样更好。
主持人芬芬:下面请大家看一下我们身后的图片。现在是太阳系的起源,这张图很漂亮。
李元:这只是一部分,在46亿多年以前,太阳周围有许多物质,互相碰撞、合并、围绕、运行,而造成很多大大小小的固体,慢慢形成了许多星球,有大行星,有小行星,这就是太阳系的起源。有了太阳系的起源,才有了我们地球和月球。先放一张几十亿年以前的宇宙的情况,这都是根据科学研究,艺术家描述出来的。
主持人芬芬:月球的起源,目前好像也有好几学说,您是支持哪一种呢?觉得哪一种更接近于科学实际的研究。
李元:我感觉碰撞比较合适。就是原来有一个大的,后来别的碰了它。但这个还不一定,你想想,几十亿年以前的事情,咱们不能说的那么清楚。
主持人芬芬:希望这次“嫦娥一号”的探月,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详实的资料。我们看下一张图片,这是八大行星与月亮。
李元:是的。太阳系形成以后,我们现在看到了八大行星,右上方的是水星,第二个是金星,第三个就是地球,地球下面还有一个小的月球,这些都不是画的,是照片,所以不是按照比例的。可以说是“全家福”。
主持人芬芬:大概是这样一个样子。
李元:对,但这个照片是真的,把照片组合在一成,就形成了这张。下面是木星,左边是土星,再往上就是天王星、海王星。我们以前说九大行星,现在是八大行星,1930年最后发现的那颗星,体积等方面都太小,说大行星的话,好象不相称。这还不是要紧的事,这几年又发现了一些和它类似的星,有的比它还大。所以后来研究的结果,去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开会,以投放的方式,决定冥王星现在算矮行星,就是矮一下了,其实它没有变化,是我们起名字变化了。所以教科书上都改了,成为八大行星。有时候脱口而出还是九大行星。它没有什么变化,是我们分类起了一些变化。
主持人芬芬:是人类研究不同的分类,而产生的变化。
李元:对。
主持人芬芬:来看下一张图片。
李元:月亮多美啊,刚刚过完中秋节,又吃月饼,又看月亮,所以对月亮是很有感情的。“月上树梢头”。
主持人芬芬:再看下一张,太空追星,月地合影。
李元:地球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从46亿年以来,带着我们人类的祖先,就是说地球上所有的东西,带着我们走了漫长的旅行,一直到今天。它形成不久,月球也形成了,说一月球是它的卫星,它不但自己走,还带着月球走。
主持人芬芬:它走到哪里,月球跟着哪里。我们有时候会唱“月亮走,我也走”(演唱),就是月亮跟着我们走的感觉。(笑)
李元:(笑)这不是一码事。这张讲的是月亮形象的变化,总是半个月亮,一个月牙、满月,月亮办法没有办法,是因为我们和月亮的角度、太阳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所有照亮月亮那部分,有时候对着我们多,有时候对着我们少,就不一样了。
主持人芬芬:主要是太阳光的照射。
“探月”目标之一:把月球三维立体图象照出来
网友性情中人:李老师,这次探月有没有明确一二三个目标?
李元:目标就是“探月”两个字,至于探什么,我现在不敢随便说,因为我不是探月方面的工作人员。我们自己有自己的一套目的,大家都知道,要把月球的三维立体图象照出来,还要看看月球有什么物质,有什么情况,很多元素都要测一下。其他的我不敢随便说,因为没有参加探月研究,人家有计划,将来会公布的。
主持人芬芬:我们对性情中人的提问表示感谢。接着说我们的图片。
李元:这是满月图,古时候经常说,今夜曾经照古人,古时候的月亮我没机会看到,今年是82岁,看了好几十年,你们年轻人看到的比我还少呢。古时候的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它照耀过古人,包括李白、杜甫等等,这个很有意思。我看到月亮,问你照耀过李白、杜甫吗,它没有告诉我,但肯定照耀过。我们今天看到它,和李白、杜甫看到的就不一样了,我们知道月亮有什么东西,那时候李白、杜甫就知道月亮挂在那儿,像一个玉盘。所以观念完全不一样,这是时代的进步。
主持人芬芬:对月球的认识有变化,而且我们对月球的探测更深入了,能够了解到更多有关于月球的知识。这么多年,月球自身有没有变化?
李元:比如说意大利的伽利略是最早拿望远镜看月亮的,到现在不过是四百年。
主持人芬芬:就是人类真正亲眼看到月亮的,就是四百年的时间。
李元:对,后来还有宇宙飞船围绕着它转,包括人类也上去了,这是大大的进步;以前的人和现在的人看月亮就不一样了,以前说对影成三人,在月下喝酒,是喝上酒,欣赏月亮。我们现在喝上酒,看月亮,就知道月亮是一个卫星,上面都有什么东西。如果我们嫦娥飞船对月球探测过以后,告诉我们的知识,我们又有了新知识。现在还不能说,等它探测以后才能说。
网友:李老师,月球真的是外星人的基地吗?
月表最热的时候也要达到150多度
主持人芬芬:月球上有没有外星人是一个话题?
李元:这个倒是人们很有兴趣的,我也不会扫兴,我没有听说过,也没有看到过照片,只是看到过一些图片。图片就是说,以前有的天文学家幻想着月亮上有人,其实现在登月以后,望远镜观测月亮以后,飞船上月球以后,发现是没有生命的。最热的时候也要达到150多度,这怎么可能呢,而且没有空气。气象观测月亮很简单,就像每天的气象预报,就是今晴,也没有雨、风,当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都是固定的,最高温度多少?160度,最低温度是多少?零下160度,挂上就行了,而地球上不一样,瞬息万变。
主持人芬芬:这是“太空之月”。
李元:我们的宇宙飞船离开地球以后就可以看到,在太空无数星球当中,月亮是离我们最近的,放射着光芒,特别漂亮,这就是太空之月。这不是在地球上看,是飞到太空上看。
主持人芬芬:飞离地球以后,在太空上望月亮。
李元:只有太空员可以看到了。
主持人芬芬:这个照片也是太空员拍的。
李元:是。
主持人芬芬:看下一张。
李元:这是月牙,最有意思的是,暮色苍茫,月牙西挂,很富有诗意,这是给月牙拍的照片。
主持人芬芬:其实月牙也是太阳光的照射不同角度。
李元:对。
主持人芬芬:是它每个月发生的变化,我们就有机会每个月都看一次。
李元:是的。
主持人芬芬:再看下一张。这是一张月圆照片。
李元:这是讲不同的月相,因为摄影的关系,照的有一点扁了,实际上是圆的。月牙是半个,然后满月了,满月以后少了,又成了一个月牙状。开始的月牙叫新月,后面的月牙就是残月。月亮在29天里,月龄1,月龄2,一直到月龄29,我们说初一十五,就是月龄15。这个对天文观测很有用,我们搞天文观测,观测遥远的星球,我们很怕月亮。月亮光太亮,不能把遥远的很微弱的光照出来,就有干涉了。所以搞天文的人,都把月龄表挂在那儿,躲开最亮的月亮。一个大望远镜,你想用它,不行,拍不上。过一段时间,你可以来用,月龄太大了,光太强了,他不能做,你能做。月龄对我们当然也有影响了。
主持人芬芬:有阴晴圆缺,也有悲欢离合。
李元:这是诗人写的了,真正的是潮汐,在海边旅行的人,坐在石头上欣赏,欣赏欣赏的就忘了,水涨起来了,他就在孤岛上了,还得救他去。一会儿水有落下去了,这就是不懂潮汐的关系。有的船不懂潮汐就搁浅了。所以潮汐对人的关系很大,现在还有潮汐发电的说法。所以月亮跟地球的关系还是很多的。
李元:阿姆斯特朗登月不可能是假的
网友:有报道说,美国人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是假的,是设计的,请问李老师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元:我绝对不能相信是假的。不瞒你说,我今天带来的图片,有些还是我的老朋友,在上个世纪80年代送我的,他就是柯林斯,他是和阿姆斯特朗一道去月球的,他是指令长,是在月球上飞着不,不下来。是阿姆斯特朗他们降到月球上去,到时候再飞起来,和指令船一起回到地球。那个人后来是华盛顿宇航馆的馆长,所以我绝对相信是真的。有的人是故意炒作,或者是歪门邪道。
网友性情中人:这次探月有什么重大意义,或者在我国航天史上有什么地位?
李元:我尽管不是航天方面的专家,但通过我对这方面的认识,我可以说,意义很大。过去我们只能举起杯来,邀明月。现在已经有人坐着飞船绕月球转了,我们已经绕着飞船绕地球转了,中国是第三个国家,一个是前苏联,一个是美国,还有我们中国。有人坐飞船在地球转了,就有可能到月球上去。我们作为航天大国要有这个勇气和魄力,我们要离开地球,以前我们做的都是环绕足球,不管是人造卫星,还是飞船,现在我们要飞出去。这次飞出去,无人驾驶的在后面,我们现在进行探月都是自动化的。所以就显示了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经济水平、综合国力,我们这样一做,世界当然就刮目相看了,中国人不但能够载人宇宙飞船,绕着地球转,成为第三个大国,还可以登上月球,这是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事情。
网友对:月亮为什么能够反射太阳光?
李元:这个很简单,月亮上面的那些物质,不是完全黑的,月亮照在金星上、水星上、木星上都反射,而且月亮离我们近,所以反射光更强,因为它那么大,你在太空上看到的还有比月亮大的吗?有,太阳,这是另外一回事。完全可以反射,这不稀罕的。
网友:怎样充分利用月球资源呢?
李元:这个很好,这是以后的事情,但要有计划。月球是国际环境,是世界的月球,南极是世界的,不是哪一国。月球资源怎么开发,这是在以后的国际会议框架上进行的,肯定是可以好好利用的。
主持人芬芬:我们接着您准备的图片资源继续为大家讲述月球。这是上弦月。
李元:这是上弦月的南部,山特别多,很密集。特别多的环形山,还有一点,月亮靠南极的部分,有一个第谷环形山,这是一位古代的天文学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是火山爆发,还是外面撞击产生的辐射,现在还没有搞清楚。满月的时候看看月亮,就会发现有一些辐射纹。
主持人芬芬:据说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撞击形成的?
李元:有两种说法。
主持人芬芬: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火山造成的?
李元:我看大部分可能是撞击的。
主持人芬芬:我们看下一张图片。
李元:这是雨海、静海那一带,就是几个大的海洋,边上有一些亚平宁山。平地比较多,那个是海、洋,环形山也可以看的很清楚,大的环形山直径大概是200多公里,小的就是几公里,也可以叫做坑,都不是环形山了。
主持人芬芬:月球的地势,平的很少。
李元:山比较多。我们在正面看到的,平地多一些,就是海比较多。正面当中,只有一个名字是我们中国人的名字,他叫高平之,之前我见过他,现在已经去世了,他对于中国的立法、历史都有研究,后来给了他一个名字。这些名字都是注册的,国际承认的。
主持人芬芬:我们看下一张。
李元:这是月亮正面,有哥白尼山。
主持人芬芬:还有呈海、气沟、署湾、中央湾。
李元:这都是一些正面的名字。
主持人芬芬:再看下面的图。
李元:现在人类对月球画得很清楚,就好象地球一样。
主持人芬芬:都能分区,划分了具体的位置。
李元:这个图,分为正面和背面两张,这个图就放在一本书里面,这本书我们在书店里面可以买到,叫做《美丽的月球》,这里面有两张图,是正面和背面的。如果想进一步的详细研究,就可以看这个图片。这是多少年来人们仔细研究月球,才画出来的。
主持人芬芬:也是老一辈科学家智慧的结晶。我们看一张背面的图片。
李元:山特别多,这是月球的背面,山更密集,很多。不过现在还没搞清楚为什么背面那么多,正面少一点。如果把背面转给我们,看月亮的时候就大不一样了。
主持人芬芬:我们再看下一张。
李元:这是背面一些环形山的名字,左上方有一个莫斯科海,还有希尔科夫环形山。郭守敬、张衡等中国人的名字在背面也有,以后做图的时候可以用红色标注一下。
主持人芬芬:再看下一张。
李元:这是上弦月,上弦月是在什么时候看?天黑以后,正南面就会看到半个月亮。相反的,在天亮以前,后半夜我们看的是下弦月。右边是上弦月的名字。用望远镜观测的时候,就像是倒的,想要知道这些,可以查查天文书,我不过是给大家示意一下。
网友:月球引力太小,不能产生大气层,是这样吗?
李元:有关系,是这样的。因为引力小了,空气都跑了,这是有关系的。更详细的,我现在还不能答复,跟引力小是有关系的。
主持人芬芬:我们看下一张图片。
李元:这是下弦月,有风暴洋,中间有一个圆圈,就是哥白尼山。
主持人芬芬:很中心的位置。
李元:对,有很多辐射纹,太阳系中心学说是哥白尼建立起来的,所以管它叫哥白尼山。初学的人可以拿这个来看。
网友:为什么总看不到月亮的背面呢?
李元:月亮公转轴和自转轴一样,就是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和自己转一圈的时间一样。有一个简单的比喻,驴推磨,推磨的人,只是看到正面,看不到背面。这个图很有意思,地球上跳一米,在月球上跳五六米都有可能,因为地球上对一个人的吸引力,月球是地球的1/6,所以想打破世界记录,跑月球上一跳,就打破了。
主持人芬芬:李老师准备的这些资料非常详实,而且相当生动。
李元:这是月球背面一部分的照片。
主持人芬芬:还有标字母。
李元:就是说这个叫什么名字,那叫什么名字,T是代表奇奥斯科夫斯基环形山,以前这个没有加进去,苏联先把这个图画上去,他就先得月了。这是在月球上看地球,飞到月球上面的时候,没有降落在地上,下面是月球,上面是地球。我们那时候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现在是“举头望月球,低头思故乡”。踏踏实实降落好了,才能下去,所以脚踏实地登在月球上。
人类太空探索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火星
主持人芬芬:因为月球引力特别小,只相当于地球的1/6,可能是走一步弹一步。
李元:对。这个照片不是阿姆斯特朗,前面有一个小影子,那个才是阿姆斯特朗,这是阿姆斯特朗给他照照片,阿姆斯特朗站在月球上说,我个人是一小步,就人类说来是一大步。这是月球车。
这是拿着仪器在月球上做考察、探测。这是地质学家,站在一个很大的石头旁边研究,这是月球上的岩石,是巨大的岩石。这就是登月的人,在月球上不断地考察、奔走。就像你说的,走一步,跳一步。以前看过登月电影的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一张图片。登上月球以后,下面那两个人把自己的飞船点火,一下子飞起来,在空中运转的船,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然后再开动,就回到地球了,必须要配合得很好。
主持人芬芬:要是稍有闪失,可能就接不上了,返回不了了。
李元:对。刚才说了《美丽的地球》。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有两期都是讲月球的,这是最近的一期,这是国家天文杂志。还有天文爱好者杂志,是北京天文馆发行的,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快五十年了,这也是讲月球的专号。还有一个太空探索,这是航天方面的专门一本科普杂志,大家可以找来看看。
主持人芬芬:大家关心的话,很多作品里面都有讲月球的知识。下面是最后一张图片了。
李元:这是要到月亮上探索的“嫦娥一号”宇宙飞船,这是一个示意图。上面有一个小图,嫦娥是神话故事里面的,我们期待着,我们的飞船登上月球。
网友:为什么说月球没有生命,是不是指地球生命,而并不是外星生命?
李元:生命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也不能总拿地球上的生命跟人家比较。但在月球上,确实没找到任何微生物或者其他任何有生命的,有生命和无生命是很有区别的,即使细菌也能看到。现在人家想到火星上等别的星球上去找,当然人类探月是最近的目标,下一个目标就是火星。火星上有没有生命,现在还在研究。地球外面的生命,月球就是地球外面,火星也是地球外面。现在还有一个名词,就是系外行星,就是太阳系外的行星,现在也发射很多了,那些行星好像跟太阳系外面的行星差不多,这就更遥远了。现在是先把太阳系里面的弄清楚,同时也关照外面的事,反正我们研究宇宙,要探索整个的,现在是从地外生命,研究到系外行星。
网友:外星生命还是可能存在的。
网友:假如月球真的存在一种未知的生命,是不是否定了人类现在对科学的认识?
李元:那不会,这仅仅是一个个别问题。生命在宇宙间不是孤立的,是普遍存在的。不过因为宇宙太大了,我们接触到的地方太小,月球离我们就是38万多公里,这在地球上已经是很遥远的了。更遥远的就等了,像土星、木星,太阳外面的要用光来算。在外面可能有行星的存在,这些行星里面可能有生命的存在,这个可能性是绝对存在的,不能有任何人否定地球外没有生命,这个课题太大,很有探索的余地。
网友:月亮是从地球衍生的子星球吗?
李元:是有这种学说的,地球的一部分变成月球了,怎么变成的,是在它开始形成的时候脱离的,还是另外一个星球撞出来的,这都有可能。这都是很大的事,但也没有定论。
主持人芬芬:地球有一个分裂说,讲的是月球是地球分裂出去的一小部分。
李元:不错。
主持人芬芬:今天我们时间有限,李老师不仅为大家准备了详实的资料,而且还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首歌曲,虽然是国外名曲的曲子,但词是李老师现填的。
李元:为了赞美我们派出的“嫦娥”宇宙飞船探月,我编了一首,“送嫦娥飞船远行”,这是C调3/8,借用的是意大利拿破里的民歌《露西亚》,作词是唐朝的李白和现在的李元,独唱是男高音李元。这歌是我借助了唐朝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我特别欣赏,所以就编成两段。
(现场演唱)
李元:谢谢。
主持人芬芬:谢谢李老师,给我们献上的这首歌曲,大家肯定都感觉不到,李老师已经有82岁的高龄了,歌声嘹亮,平时也是通过唱歌愉悦身心。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先到这里,谢谢网友,也感谢李老师的参与,祝愿李老师健康长寿。
李元: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