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男子靠当民工自学12年考上研究生(图)

[日期:2006-10-15] 来源:  作者: [字体: ]

男子靠当民工自学12年考上研究生(图)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图片

重庆师范大学,读书是滕振国最大的乐趣 本报记者 周凡力 摄

本报讯 (实习记者 王志洁 记者 吴国才) 怀揣读书梦想,河南汝州39岁农民滕振国,在没有本科文凭的情况下,今年6月16日,收到了重庆师范大学伦理学专业的公费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目前,入校近一月的滕振国渐渐熟悉了研究生生活……

高考失利不放弃大学梦

滕振国,河南汝州人,今年39岁。他从1988年开始自学。1990年,第三次落榜的他不得不回家一边种地,一边在戎庄火车站打工。“当时觉得万念俱灰,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滕用不停的劳动来麻木自己。1992年,滕振国得知高中毕业可参加成人自考。“自此我每天只能给自己安排六小时的读书时间,因为我还要生存!”

1994年底,滕振国辞去在火车站的临时工作回乡。1995年9月,滕父因病离世。当年取得了文秘专业的大专文凭后,滕振国在随后7年搁下学习,四处靠当搬运工、建筑工人等谋生。

两次攻关考取公费研究生

2002年,滕振国来到江苏常州点击查看常州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的一所大学后勤服务总公司当文秘。他再次拿起书本,报名参加了南京点击查看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师范大学的本科自考。

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大专生能考研!便选择了边自考本科边考研的道路。2005年滕振国参加了海南大学研招考试,因专业课成绩稍低而落选;后他又报考重庆师范大学。

今年6月16日,在没有拿到本科文凭的情况下,他收到了重庆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伦理学专业的公费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当时,我和妻子一月仅有1000元的收入,除去各种费用,生活费不到300元。”

考博不行进高校当教师

昨日,滕振国表示,熟悉了重庆的气候和生活,他希望能找份工作边打工边深造,毕业后能考博,或者回河南进一所高校教书。随后,记者联系到其远在河南的母亲和妻子。“他想上大学,我们再辛苦也会支持!”

研究生院王副院长告诉记者,滕求学的经历很感人,学校尽可能地给予帮助,希望他继续坚持学业,将来回报社会。

新闻面对面

“坚持读书是对知识的信仰和崇敬”

记者:你觉得求学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是什么?

滕振国:没条件读书,生活经济方面的压力。为了生存,我必须放弃很多机会。

记者:求学过程中,你是如何处理生活和学业之间的矛盾?

滕振国:我只要求能维持基本生活,别的不在乎。虽然有时候会羡慕别人的生活条件,但这个毕竟不是生活的主流。读书,是我一生的追求,让我很充实、很富足。

记者:近几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你为什么还要这么坚持?

滕振国:以后的路我没有多想。目前只想读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我对知识的信仰和崇敬。至于工作问题,顺其自然。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组图:重庆开县公婆残暴殴打儿媳引起群众民愤
下一篇:山东蓬莱再现海市蜃楼奇观(组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