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顾客浪费粮食严重 酒楼劝说其打包剩菜(图)

[日期:2006-10-19] 来源:  作者: [字体: ]

顾客浪费粮食严重 酒楼劝说其打包剩菜(图)


某些高档酒楼每天都要如此浪费粮食

顾客浪费粮食严重 酒楼劝说其打包剩菜(图)


民工每天中午吃饭都要把每一颗粮食吃干净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图片

 本报讯 “先生,需要打包吗?”昨晚,渝中区上清寺渝中大厦一家酒楼,每桌食客在结账前,都会听到服务员这句温馨的提醒。该酒楼负责人称,昨日是第26个世界粮食日,他们此举目的是希望顾客们树立起节约粮食的意识。

对于该酒楼的这一做法,大多数顾客表示赞同。食客周伟光认为,倡导节约消费很有必要,大吃大喝大浪费实际上是“打肿脸充胖子”。在服务员的帮助下,西装革履的周先生欣然提着两口袋剩菜离开酒楼。

采访中,很多顾客认为,酒楼服务员主动建议顾客打包,给了埋单者一个“顺水推舟”的机会。“以前在酒楼请客吃饭,为了显示自己的热情大方,往往铺张,餐后看着剩下的菜品,自己也感到可惜,但为了面子,从不会主动要求打包。”市民张利称,服务员提醒后,他会接受打包建议。

不过也有两桌顾客拒绝酒楼打包建议,其中一桌自称是谈生意聚餐,“不便打包携带。”另一桌则称,“不希望吃剩菜剩饭。”

据介绍,该酒楼以前每天都有几百公斤残羹剩菜被倒掉喂猪,很是可惜。而养猪专业户徐师傅证实,他每天都会在这家酒楼收到300公斤左右的剩菜剩饭,“不时会发现基本没有动过筷子的全鸡全鸭,实在让人可惜。”

“我们想借世界粮食日契机,倡导节约型餐饮。”这家酒楼负责人称。据记者了解,该酒楼专门在入堂大厅设置专栏,宣传世界粮食日的知识,希望增强顾客的节约意识。

民工吃饭颗粒不剩 酒楼铺张浪费严重

昨中午12时,建设中的渝中区菜园坝长江大桥下。工地食堂张大姐介绍,工人们伙食标准每人每天7元钱,吃饱为准。

开饭时,记者现场看到,前来就餐的民工们多是五六人打一小钵回锅肉或炒肉丝,然后各自盛一大碗米饭,回到工棚内集体就餐。

“吃多少,盛多少。”民工李德强称,尽管月底由食堂直接跟工地方按照伙食标准结账,但在该食堂根本看不到浪费现象。“大家都种过庄稼。你想嘛,一公斤大米两元多,倒了多可惜!”

工地食堂负责人说,门口两个塑料桶几乎成了摆设,除盛装污水外,很难在里面捞上米粒,“每天前来的就餐民工至少50人,个个吃饭时都很节约!”

和民工们的节约相比,一些酒楼的浪费现象让人痛心。昨下午1时30分,记者在杨家坪直港大道某酒楼一间包房内看到,3名服务员正忙着收拾桌子上碗筷,桌上“东坡肘子”等6个菜品动都未动。

记者随后走访南坪、渝中区等一些大酒楼,同样发现食客浪费现象严重。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小朋友能背又能做 中学生背到做不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昨上午11时20分,渝中区茵茵幼儿园学前一班的36位小朋友,在背诵完古诗《锄禾》后,开始吃午饭。

班主任杨永秀拿着抹布,在孩子中来回走动,不停叮嘱小朋友把碗里的饭吃干净。5分钟后,两名小朋友吃完,小碗里粒米未剩。

茵茵幼儿园长张尚英介绍,背诵《锄禾》是小朋友入园第一课,虽然孩子们现在不能完全明白其中含义,“但我们会从小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

而记者在复旦中学看到,前来食堂就餐的中学生大多不知“苦”滋味。该校食堂工作人员介绍,每餐饭后,同学们倒了的剩菜剩饭至少装上两三桶,“浪费啊!”

采访中,该校学生都会背诵古诗《锄禾》,但大部分学生除了脸红惭愧外,也有些给自己找理由:节约粮食是教幼儿园小朋友的。

记者朱昕勤徐其勇实习生郭憬/文钱波/图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重庆綦江发现亿年恐龙足印化石群(图)
下一篇:深圳城管和民兵200余人街头械斗(组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