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从91’狂飙看型张母舰(吴荣先)

[日期:2007-04-17]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06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头,邮市经过8年的沉沦,终于在外部大气候的影响下,迎来又一次大潮。春节以后,生肖票风向标金猴接近1900元一枚,奥运会徽、吉祥物、狗大小版成为网上报价热点,十大将异军突起,小本票白娘子、神舟大放异彩,解放军片大步上扬,20分票板块稳扎稳打,而小型张板块,却甘做“无名英雄”,毫不张扬,其中的8元打折张,已悄然越过5元大关,从5.3元上升到5.5元新高。
    从1992年的奥运型张,到2006年的武强年画小全张,包括香港、澳门回归金箔张在内,型张板块共66种,每种的平均发行量,在1500万枚以上,总面值,超过64亿元。由于它们的价格在3元-50元之间,⑿惺倍际粲谀咽褂玫母呙嬷担由戏⑿辛看螅虼舜蟛糠直怀て诖蛘郏晌嗄昶敝械淖畲笾卓椤?br/>    要消除这个肿块,一靠使用,二靠销毁。
    使用高值票者,多数是邮寄包裹、印刷品和寄国外函件。那些懂得集邮、了解行情的人,成为邮市上专营打折票邮商的衣食父母,20多年来,他们不断的使用、购买,才使夹缝中的邮商稳稳当当的赚点小钱生存下来。销毁,则是邮政的事,2004年,共销毁库存1991-2001年编年票34亿元,阻止了打折编年票的源头,使邮市累积的打折票尤其是小型张折扣率慢慢减小。而近年礼品供应的需求,开发者不断对诸如“壶口瀑布”、“毛泽东100年”之类小型张收货,促使这些品种快速升到面值以上,成为所谓的“黑马”。
    尽管当前邮市炒新炒老炒生肖,都不过是快艇、战列舰,型张这艘“航空母舰”不动,整个邮市还是难起大波涛。
      目前的形势,颇与1991年相似。
       1991年开春、尤其是5月1日以后,抢购小型张带起了整个邮市的狂飚,不仅紧俏的纪、特、J、T票有人抢,连“臭”了6年的熊猫小型张,1989年出的铜车马、孔子小型张,也有人高价成盒收进,原不为人重视的邮资封、片也随之升腾,周周有变,一天一价。6月上旬,猴方连已升到1100元,“仕女图”、“红楼梦”小型张,120元以上,紧俏的齐白石、荷花、牡丹亭票及型张,均在牌价的一倍以上。
     1991年,对外开放,两岸交往,大批国人出境,使外国人和台湾同胞认识到大陆邮票的艺术价值。海湾战争,使中国成为旅游者的安全避风港,吸引来大批游人,买去许多中国邮票,外国邮人广交中国邮友,以外邮换中邮,使中国邮票数量大减。台湾、香港的邮商,借助于资讯发达,信息灵通,资金雄厚的优势,预见中国邮票的升值潜力,通过各种渠道,大量购买,换进与囤积,他们首当其冲抓的是印数不多的小型张与小全张。
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精明投资者发现,在当时房改尚未全面铺开、股票只是蜻蜓点水,债券时间过长,银行利率太低的形势下,多买保值率高的邮票,实为最佳资金投向。他们财大气粗,成版成盒地购进,毫不手软。
     他们的行动非同小可,因为当时中国居民的存款已达70000亿元以上,而全国能够在市场交易的纪特文编、JT全等邮票,按1991年5月底行情推算,不足140亿元,他们只需取出十分之一,即700亿元,便足以把全国邮市上的邮票买光5次!富人行动,激起了“羊群效应”,令一般集邮者、不集邮的人也闻风而动,加入抢票的行列。
      在管理不规范的邮市,邮票买卖自由,现金成交,只有防霉防盗的风险,并无交税抗税的嫌疑,集邮者对邮票集全集齐集多的永无止境的追求,使得邮票几乎成为永不愁嫁的皇帝女儿。在个体户、外商及邮贩们的争相抢购潮中,集邮保值者与集邮者的“买涨不买落”及“从众”心理,促使邮市分外热络,卷起狂潮。
       2006年与1991年相比,我国的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居民收入大幅增长,银行利率不断降低,存款远远大于贷款,房子炒作过头,大幅跌势已现,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国家加大惩治力度与资源开发费用,房老板、煤老板不得不另找出路,而邮政改制,已经实施,再度大规模销毁库存邮品,成为邮市最佳小气候,场外资金,在春节前开始抢盘,无论是奥运会徽,还是十大将,白娘子,金箔型张,尽管将它们的价格提升一倍需要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元的资金,都只是大行情的前哨战,带有一定的试探性质。或许,有些资金受到炒新族的蛊惑,未免急功近利,有“过江龙”之嫌。利用手中原始货源的某些公司,借不明确发行量大炒特炒狗大小版,总会诱使少数人被套。真正有远见的投资者,则会像庚申金猴庄家一样,精选编年票中的某些潜力型张,作一个较长远的投资规划,按5年期、8年期、10年期的预计,均衡有序地进货与卖出,让坐庄的品种尽可能地分散到集邮者、投资者手中,作为收藏品或保值艺术品长期持有,缓慢释放,达到双赢。
      66个型张品种,通过通信消耗的量,难以统计,在但也可以通过邮局的总发信量在贴用JT票中的概率估算,再就是通过2004年与2006年销毁清单,寻找销毁量大且使用量的品种,其中的未来黑马,应当不下于20个!
    从1991年、1997年两次邮市高潮,都是型张母舰左右大局,2006年的大潮,也不会例外。邮政通过两次大销毁,加上特快对邮票开禁措施,对以权谋私、违规放货、搞乱原有价格体系者的铁腕惩治,对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集邮公司彻底改制,真心培育邮市,使场外资金放心进入、稳步赚钱,使邮市人气逐步恢复,那么,流失的集邮者和更多的新人就会进入集邮领域,邮票就不再会打折,集邮收入也会再度上升。
   1991年的邮市高潮再现不是梦,让我们共同努力,提供动力,启动型张航母。
(写于2006年2月9日,发表在《集邮报》上)
2006-3-27 19:44:00 狂飙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JF六杰(JF缩量封)★★★
下一篇:小本片将走出独特行情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